《中國詮釋學》雜志是什么級別?雜志刊期是多久?
來源:優發表網整理 2025-04-03 18:29:04 52人看過
《中國詮釋學》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目前刊期為半年刊。
《中國詮釋學》雜志簡介信息
《中國詮釋學》雜志是由山東大學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其創辦有著特定的學術背景。西方詮釋學經典作品被引入中國,國內出現一批從事詮釋學研究的學者,為中國詮釋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到 90 年代,中國詮釋學研究呈現多元化,學者們不僅深入研究西方詮釋學理論,還將其與中國文化相結合,提出構建 “中國詮釋學” 的設想。在此背景下,山東大學創辦了《中國詮釋學》,旨在為中國詮釋學研究提供一個高端、開放、厚重的學術交流與傳播平臺,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詮釋學學科發展路徑。
該雜志的主要登載內容包括西方詮釋學研究、中國詮釋學傳統研究(如經典注疏傳統、解經學傳統等)、詮釋方法和詮釋理論等方面的學理性論文,以及從思想史角度對相關學說、傳統演進發展進行回溯省思的文章,同時旁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與集刊主題相關的文章,如法學詮釋學、歷史詮釋學、文學詮釋學等。通過引入西方詮釋學作為參照,將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和經驗與西方詮釋學理論進行 “格義” 討論,既立足中國經典注釋傳統,又借鑒西方詮釋學概念和理論,致力于把中國經典詮釋學說與經驗從 “地域性的” 專門科目提升為普適性的學術傳統,為建立中國特色詮釋學探路。
《中國詮釋學》雜志所設定的主要欄目有 “專論”“詮釋學總論”“中西詮釋學比較研究”“哲學詮釋學”“中國經典詮釋”“西方詮釋學”“宗教詮釋學”“法學詮釋”“理解、詮釋與對話”“詮釋學與中國” 等。2011 - 2021 年、2023 年至今,該雜志被南京大學社會科學評價中心遴選為 CSSCI 來源集刊,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權威性。
《中國詮釋學》雜志特色:
<一>參考文獻:在文章正文的后面,著錄格式:專著:[序號]作者(多作者只列出前3位,以后用“等”).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二>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
<三>首字母縮寫字時,應在首次出現時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無論是中文縮略詞,還是外文縮略詞,全文應當統一。
<四>文中圖、表要用中文清晰明了,表格內容不與文字,插圖重復,均采用三線表。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和符號,需注釋處。
<五>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六>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七>首字母縮寫字時,應在首次出現時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無論是中文縮略詞,還是外文縮略詞,全文應當統一。
<八>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職稱、職務、學位、工作單位、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表明作者身份的內容。
<九>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若屬多項基金資助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十>摘要應客觀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須用第三人稱語氣表達,不宜使用評述性語言,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可選3-5個。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