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業綠色生產率是將能源消耗與環境代價納入旅游業全要素生產率框架,表征旅游業綠色發展能力和水平,關系著區域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本文在借用“自下而上”法對長江經濟帶旅游業能源消耗與碳排放評估的基礎上,采用基于方向性距離函數的非參數DEA法及ML指數對長江經濟帶11年間的旅游業綠色生產率進行測度與分解,并運用引力模型對該區域旅游業綠色生產率空間格局演變進行研究。結果表明:①長江經濟帶旅游業能源消耗與碳排放仍處于增長態勢,區域內省份旅游經濟與兩者(能源消耗與碳排放)正向關聯顯著,且長江經濟帶旅游業發展與兩者(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并未實現脫鉤。②長江經濟帶旅游業綠色發展績效有所提升,但因粗放型發展模式致使其綠色生產率增長遲緩,技術進步已成為該區域旅游業綠色生產率增長的主要源泉,而技術效率驅動作用薄弱。③長江經濟帶11省市旅游業綠色生產率可分為發展進步型、發展停滯型和發展衰退型,不同類型省份應基于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的此消彼長采取適當措施促進旅游業綠色生產率實現俱樂部趨同。④長江經濟帶旅游業綠色生產率勢能值從下游到上游呈“L”型,長三角成為該區域核心增長極,長江中游實現中部隆起而長江上游出現塌陷狀態,江西、安徽兩省成為長三角和長江中游旅游業綠色生產率聯系的重要樞紐,而長江上游旅游業綠色生產率尚未與長三角、長江中游形成相互聯系的網絡結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