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Archard材料磨耗模型進行了改進,使其更加適合考慮非橢圓接觸的鋼軌側磨仿真;將地鐵列車荷載譜按客流量分為3類,基于地鐵常用A,B型車輛標準模型及小半徑曲線參數,建立不同載重條件下的車—軌多體動力學模型,考慮輪軌非橢圓接觸計算切向蠕滑功并按權重進行累積,預測外軌側磨隨運營時間的發展規律,并與長期現場跟蹤測試結果進行對比驗證。結果表明:地鐵小半徑曲線外軌側磨的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階段Ⅰ磨耗從軌距角部分開始產生并向軌頂與軌側擴展,尚未達到側磨位置處;階段Ⅱ開始出現側磨并呈線性發展,A,B型車產生的月側磨速率分別為0.53和0.46mm;側磨達到9mm左右進入階段Ⅲ,側磨速率明顯提高,磨耗位置穩定;預測的側磨發展規律和鋼軌型面演變與現場跟蹤測試結果十分吻合,表明利用本方法能夠以較小的成本對外軌全壽命階段側磨進行分析研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