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足踝部骨折患者術前血栓發生率及影響其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方法回顧性調查分析天津市天津醫院足踝外科二病區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足踝部骨折患者344例,男237例,女107例,男女比例2.2∶1,年齡16~80歲,平均43歲。收集整理患者的年齡、性別、生活習慣(吸煙、飲酒)、既往史(高血壓、糖尿病)、骨折類型、D-二聚體檢查結果等,通過彩色多普勒檢査確診DVT的發生情況。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建立標準化數據庫,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結果本組344例患者中,經下肢深靜脈彩超檢查確診下肢DVT形成47例,發生率為13.66%。其中肌間靜脈血栓24例(51.06%),腓靜脈血栓7例(14.89%),脛后靜脈血栓13例(27.66%),腘靜脈血栓2例(4.26%),股靜脈血栓1例(2.13%)。Pilon骨折患者術前DVT的發生率是25.64%(10/39),踝關節骨折發生率是11.05%(21/190),跟骨骨折13.01%(16/115)。年齡和D-二聚體水平是DVT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年齡OR=3.56(95%CI:1.503~8.437),即40歲以上足踝部骨折患者發生DVT的風險是40歲以下患者的3.561倍;D-二聚體水平的OR=3.299(95%CI:1.646~6.6123),即D-二聚體水平>300ng/ml足踝部骨折患者發生DVT的風險是D-二聚體水平300ng/ml以下患者的3.299倍。而性別、生活習慣、相關內科疾病及骨折類型與下肢靜脈血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足踝部骨折患者術前血栓多發生于肌間、脛后、腓靜脈,較少發生于下肢大靜脈如腘靜脈;年齡>40歲、D-二聚體檢測值>300ng/ml是足踝部骨折患者術前發生DVT的獨立危險因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