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連通是航空運輸的基本結構功能,以現有連接算法模型為基礎發展了針對我國航空運輸網絡的連通性指數模型,測度了我國2007~2016年航空運輸網絡的連通性指數及其直接連接與間接連接指數以及樞紐連通性指數,揭示了我國航空運輸網絡連通能力的時空演化。我國航空運輸網絡連通性在經歷了快速增長后轉入平穩發展階段,連通能力東強西弱的空間分布格局正在緩慢變遷。干線密集的東部地區仍主導我國航空運輸網絡,機場容量等基礎資源限制了連通性增長;西部地區次中樞-輻射網絡結構建設成效顯著,代表性城市的間接連接和樞紐連通性指數增速較快。北京、上海、廣州仍是我國航空運輸網絡的核心節點,區域航空樞紐城市快速崛起,連通能力與中轉銜接能力提升明顯,樞紐城市分布由集聚向分散演化。我國航空運輸網絡整體連通性具備典型的點對點結構特征,東部航空需求密集區域更適于直達網絡發展,西部等地區形成了以烏魯木齊、昆明、西安、成都、重慶為次樞紐的區域網絡;多機場系統是城市航空連通性發展的雙刃劍,直接連接和間接連接的增長對中轉銜接功能發展有競爭性替代。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