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過去的20年里,物種分布模型已廣泛應用于動植物地理分布的模擬研究。該文以植物物種分布模擬為例,利用中國知網、維普網以及Web of Science文獻數據庫的檢索與統計,分析了2000–2018年間,中國研究人員利用各種物種分布模型對植物物種分布模擬研究的發文量、模擬模型、物種類型、數據來源、研究目的等信息。最終共收集到366篇有效文獻,分析表明2011年以來中國的物種分布模型應用發展迅速,且以最近5年最為迅猛,在生態學、中草藥業、農業和林業等行業部門應用廣泛。在使用的33種模型中,應用最廣的為最大熵模型(MaxEnt)。有一半研究的環境數據僅包含氣候數據,另一半研究不僅包含氣候數據還包括地形與土壤等數據;環境及物種數據的來源多樣,國際及本土數據庫均得到使用。模擬涉及有明確清單的562個植物種,既有木本植物(52.7%),也有草本植物(41.8%),其中中草藥、果樹、園林植物、農作物等占比較高。研究目的主要集中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氣候變化對植物種分布的影響及預測,以及物種分布評估與生物多樣性評價(包括入侵植物風險評估)兩大方面。預測物種潛在分布范圍與氣候變化影響等基礎研究,與模擬物種適生區與推廣種植等應用研究并重,物種分布模型在生態學與農業、林業和中草藥業等多學科、多行業開展多種應用,多物種、多模型和多來源數據共同參與模擬與比較,開發新的機理性物種分布模型,拓展新的物種分布模擬應用領域,是今后研究的重點發展方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