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死亡醫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3 11:21:28

序論:在您撰寫死亡醫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死亡醫生論文

第1篇

--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

一、數字化對文學的觸摸

走進21世紀的文學趕上的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新時代,卻又受到來自數字化生存方式的強烈狙擊。

計算機及其網絡正深刻地改變著世界文明的面貌?,F如今,從有形的物質世界到無形的精神世界的所有創造和成果,正越來越廣泛地被壓縮成0和1這兩個數字讓電腦以“比特 ”形式予以數碼信息化處理,而網絡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現,更是把電腦處理的比特信息以光速在全球傳輸,一夜之間便把諾大一個世界盡收“網”中。電腦和網絡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從“原子”到“比特”的飛躍更改變了我們的認知方式,人類的理性“邏各斯”必將在這種數字化時代異變中出現種種形而上的變遷。這時候,棲息在人類精神家園中的文學,也被數字化觸摸得躁動不安。

1、用比特再造文學“通天塔”

文學是在生存困境中與電腦網絡邂逅并聯姻的。傳統的文學在走向成熟和老道的同時,它所扮演的精神審美的社會角色在現代社會卻越來越受到自身兩大痼疾的困擾:貴族化的存在方式和預設的傳播壁壘。前者使文學遠離了“勞者歌其事,饑者歌其食”的平民狀態和“心之憂矣,我歌且謠”的本真形態,也淡化了“興觀群怨”(孔子)和“熏浸刺提”(梁啟超)和美刺傳統和寓教于樂、怡人情性的娛樂功能,日甚一日變成了操觚捉筆的文人雅士把玩書齋、揮灑才情的貴族書寫,或者為文而造情的藝術實驗場。后者則由于文學活動規則和文字的紙介質傳播的局限,在創作與閱讀、作者與欣賞者之間預設了諸多溝通的壁壘,如發表作品難、制作成本高、流通周期長、傳播速度慢、消費環節阻滯、文本艱深不堪卒讀等等,于是不得不把眾多的文學鐘情族擋在了文學圍墻之外。當文學的心靈審美特性與社會公眾的精神需求越來越遠,文本的存在方式與文學的價值內涵一道疏離了人類的人文視線,而文學的平民快意式閱讀又變成奢侈消費或犬儒主義苦旅的時候,文學就要變了,它要尋求新的表達形式,新的存在方式,新的傳播載體和價值模式。

歷史總要催生它的文化形態不斷發展和蛻變,又總是在為這種存在形態的嬗變提供機遇,肇始于20世紀末葉的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就給困境中的文學傳遞了一條“阿里阿尼彩線”。雅克·德里達是這樣描述這個時代的:

一個劃時代的文化變遷在加速,從書籍時代到超文本時代,我們已經被引入了一個可怕的生活空間。這個新的電子空間,充滿了電視、電影、電話、錄像、傳真、電子郵件、超文本以及國際互聯網,徹底改變了社會組織結構:自我的、家庭的、工廠的、大學的,還有民族國家的政治。 在這樣一個以信息技術為龍頭的高科技和全球化時代,文學得以選擇的重要途徑便是用比特來建造自己的藝術“通天塔”。

《圣經》中有故事說,諾亞的子孫準備在巴比城協力建造一座通往天堂的“巴比塔”。上帝聞知此事大光其火,擔心人們今后不再有對天堂的向往和敬畏,將會一事無成,決定使這個狂妄的計劃失敗。于是,便創造了不同的語言,并把它們賦予不同的人。這一招果然奏效,人們終因語言的障礙而彼此無法交流和溝通,通天塔再也無法建成。如今,電子化的Internet已經把全世界聯接了起來,意味深長的是,聯接這個網絡仍然是語言,人們用計算機通用語言“比特”,協力建造了一個新的通天塔。文學也理所當然地踏上了這輛“Internet快車”。

電子互聯網絡誕生于1969年k,70年代以后,因特網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成熟運用和各種信息網絡的建立和成功運行,計算機網絡真正再造了聯接世界的“通天塔”。人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通過任何一網的計算機獲得與傳送任何一種網上信息,實時地、形象地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各類事件:你可以給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發送或接收電子郵件;五大洲的人們可以共同欣賞三大著名男高音的連袂演出;醫生可以通過高速網絡在數千里之外為疑難病癥的患者診斷和治療;科技人員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自由查閱世界各大圖書館最新的科技資料……

第2篇

患者李某,54歲,因全身浮腫、腹部脹痛到V醫院治療,入院診斷為:雙腎結石,右側腎積水,肥厚性心肌病。入院期間,醫院給予患者阿司匹林等藥物治療。治療半個月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神經內科會診后,給予東菱克栓酶等藥物治療,次日凌晨患者突發心臟驟停,搶救無效死亡。

鑒定意見認為:V醫院在大劑量使用阿司匹林的同時使用東陵克栓酶,違反該藥的臨床用藥原則。V醫院認為東菱克栓酶的藥物說明書中雖明確寫明不能與阿司匹林同時使用,但在臨床實踐中確系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并取得療效的情況,向法庭提供如下醫療文獻:《巴曲酶(即東菱克酸酶)、阿司匹林和脈絡寧聯合治療急性腦梗塞40例》,專家網絡會議簡報等。

法院判決

患者死于腦出血、腦疝可能性大,不排除V醫院的醫療過失行為與患者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本例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V醫院承擔次要責任。

被告醫院所提供的科研文獻不能經國家藥物管理部門批準的藥物說明書,及依據該說明書得出的鑒定結論。V醫院賠償患者家屬各項費用共計24萬余元。

案例點評

徐璐璐:學術論文的證明效力有限

本案例的爭議點主要集中在醫療機構超范圍用藥后,醫方提供的醫療文件(國際上權威雜志的研究論文)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能否證明醫療機構的超范圍用藥是安全的。

V醫院提供的研究論文是醫療文件的一種,在醫療糾紛中具有一定的證明效力,但這種證明效力是非常有限的,只能起到輔助證明的作用。醫療文件不能單獨作為判斷醫療行為正確與否的依據。是否存在醫療過錯,不能單憑書本或任何一個醫學文件就能判斷,這也是為什么醫療糾紛要依據鑒定得出結論的原因。而且單憑醫學文書,并不能醫療鑒定結論。

我們常說醫療要有個體性和針對性,同樣的疾病,但患者情況不同就可能導致治療存在較大差異。鑒定是針對某一個病例進行分析,而醫療文獻一般是針對某一類問題進行分析,即使是針對個別病例的分析,二者之間也會因患者的身體差異而存在差別,所以不能簡單地以一個病例分析作為另一病例分析的依據。所以,學術論文的證明效力有限。

結合本案例,也許這種超范圍用藥已經在臨床上實行多年,但因個體差異及學術論文的證明效力有限,并不能醫療事故鑒定結論,V醫院仍要擔責。

張寶偉:學術論文不能對抗藥品說明書

藥品說明書里已經規定了藥物的安全范圍和合理的給藥劑量,醫療機構超范圍用藥導致醫療糾紛,不可以用臨床的學者研究和發表在權威雜志的論文來對抗藥品的使用說明書。目前為止,這種前沿性的研究和臨床實踐是不能對抗藥物說明書的效力的。

超范圍、超劑量用藥違反常規用藥原則,屬于醫療過錯,即使在用藥前,患者知曉了超范圍、超劑量用藥的風險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醫療機構免責的可能性并不大。我認為超范圍、超劑量用藥和知情同意書并不直接相關。

第3篇

論文關鍵詞:腦膜炎,護理

結核性腦膜炎(以下簡稱結腦)是由結核菌侵入蛛網膜下腔而引起軟腦膜,蛛網膜進而累及腦實質和腦血管的病變,是最嚴重的結核病。目前死亡率高為20%~30%[1]。通過綜合治療,全面而系統的護理,治愈率已提高到93%[2]。其病情兇險,病程長、并發癥多、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精心護理極為重要。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結腦10例,均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怎么寫論文?,F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例患者中,男5例護理論文,女5例。年齡22~60歲,住院時間10~160天。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頭痛,熱型為不規則熱,根據病史、體征、癥狀、腦脊液常規生化及病原學檢查,臨床均診斷為腦膜炎。

1.2 治療 住院后根據不同情況予抗結核藥物異煙肼、鏈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選用4~5種聯合正規方案治療,同時予激素、脫水、對癥、支持及營養等治療,治愈好轉。

2 護理重點

2.1 心理護理 本病病程長,病情重,加之應用抗結核治療和激素治療后可出現一定的副反應,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另外,一些患者對結核病存在誤解,加之經濟的拮據,從而產生一定的焦慮、恐懼心理。此外,一些患者又擔心預后不良,對治療失去信心。因此,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護士應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宣教本病的相關知識,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論文,放松心情,樂觀面對本病。

2.2 飲食指導 患者由于顱壓高致頻繁嘔吐,抗結核藥物對胃腸道刺激降低食欲,持續發熱及大劑量

脫水劑應用導致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清醒患者鼓勵其多飲水,少量多餐,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及高鈣飲食,昏迷患者采用鼻飼流質飲食,合并胃出血及病情危重者增加胃腸外營養。

2.3 用藥觀察

2.3.1 應用脫水劑的觀察與護理 結核性腦膜炎常用的脫水劑為高滲脫水劑和利尿劑,所以,首先要保持靜脈通道的通暢,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目前,常用的脫水劑為20%甘露醇,其對血管刺激性非常大,護士應保護好患者血管,如發生滲液、漏液,可立即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減少對皮膚黏膜的刺激怎么寫論文。

2.3.2 使用激素的觀察與護理 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纖維組織增生、防止黏連、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可有效降低顱內壓護理論文,防止腦水腫的發生。使用激素用量過大或減量不合適、計量不準確就容易造成反跳現象,因此要嚴格遵醫囑給藥,并囑患者不能隨意增藥、減藥,如患者出現不適,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

2.3.3 抗結核藥物的觀察與護理 抗結核藥物是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關鍵,應遵循早期、聯合、適量、全程、規律用藥原則,否則,就可能造成耐藥。此外,抗結核藥物副反應大。因此,在服用抗結核藥物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反應,如出現胃腸道的不適、肝腎功能異常,視力減退、聽力障礙及變態反應等,應立即報告醫生處理,必要時停藥。另外,護士應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如利福平應空腹服用,可達到最佳療效,同時也可減少其副反應。

2.4 腰椎穿刺的護理 進行腰椎穿刺術及鞘內注射是結核性腦膜炎患者常用的治療和診斷方法。因具有一定的損傷性護理論文,患者往往會產生恐懼心理,因此應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耐心解釋。術后協助患者去枕平臥4~6 h。

2.5 發熱的護理 本組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41.0 ℃。因此,應定期測量患者體溫,出現體溫升高,應立即報告醫生,給予處理。對于出汗較多患者應協助其飲水,并加強房間通風,防止復發感染。應及時更換床單、衣服等,防止皮膚感染發生怎么寫論文。

2.6 高顱壓的護理 脫水療法是治療顱內高壓的重要手段,常用20%的甘露醇靜滴,應用時速度要快,確保200~500 ml甘露醇在30 min內滴完,否則影響脫水的效果。同時要注意觀察有無低鉀血癥。

2.7 出院指導 結核腦膜炎屬慢性消耗性疾病,抗結核治療需要較長時間,待腦脊液檢驗正常及癥狀消失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仍須堅持抗結核治療6~9個月。出院時囑患者必須按時按量服用抗結核藥物,并定期到醫院復查腦脊液、血常規、肝功能護理論文,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并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避免勞累、受涼,以免加重病情。

結核性腦膜炎周期長,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常常是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誘因。因此,護士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的變化,保證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做好基礎護理。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預防和處理顱內高壓。提高患者依從性,做好服藥指導及健康教育。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

【參考文獻】1王維治.神經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25-128.

第4篇

論文關鍵詞:腦膜炎,護理

 

結核性腦膜炎(以下簡稱結腦)是由結核菌侵入蛛網膜下腔而引起軟腦膜,蛛網膜進而累及腦實質和腦血管的病變,是最嚴重的結核病。目前死亡率高為20%~30%[1]。通過綜合治療,全面而系統的護理,治愈率已提高到93%[2]。其病情兇險,病程長、并發癥多、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精心護理極為重要。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結腦10例,均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怎么寫論文。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例患者中,男5例護理論文,女5例。年齡22~60歲,住院時間10~160天。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頭痛,熱型為不規則熱,根據病史、體征、癥狀、腦脊液常規生化及病原學檢查,臨床均診斷為腦膜炎。

1.2 治療 住院后根據不同情況予抗結核藥物異煙肼、鏈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選用4~5種聯合正規方案治療,同時予激素、脫水、對癥、支持及營養等治療,治愈好轉。

2 護理重點

2.1 心理護理 本病病程長,病情重,加之應用抗結核治療和激素治療后可出現一定的副反應,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另外,一些患者對結核病存在誤解,加之經濟的拮據,從而產生一定的焦慮、恐懼心理。此外,一些患者又擔心預后不良,對治療失去信心。因此,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護士應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宣教本病的相關知識,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論文,放松心情,樂觀面對本病。

2.2 飲食指導 患者由于顱壓高致頻繁嘔吐,抗結核藥物對胃腸道刺激降低食欲,持續發熱及大劑量

脫水劑應用導致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清醒患者鼓勵其多飲水,少量多餐,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及高鈣飲食,昏迷患者采用鼻飼流質飲食,合并胃出血及病情危重者增加胃腸外營養。

2.3 用藥觀察

2.3.1 應用脫水劑的觀察與護理 結核性腦膜炎常用的脫水劑為高滲脫水劑和利尿劑,所以,首先要保持靜脈通道的通暢,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目前,常用的脫水劑為20%甘露醇,其對血管刺激性非常大,護士應保護好患者血管,如發生滲液、漏液,可立即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減少對皮膚黏膜的刺激怎么寫論文。

2.3.2 使用激素的觀察與護理 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纖維組織增生、防止黏連、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可有效降低顱內壓護理論文,防止腦水腫的發生。使用激素用量過大或減量不合適、計量不準確就容易造成反跳現象,因此要嚴格遵醫囑給藥,并囑患者不能隨意增藥、減藥,如患者出現不適,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

2.3.3 抗結核藥物的觀察與護理 抗結核藥物是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關鍵,應遵循早期、聯合、適量、全程、規律用藥原則,否則,就可能造成耐藥。此外,抗結核藥物副反應大。因此,在服用抗結核藥物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反應,如出現胃腸道的不適、肝腎功能異常,視力減退、聽力障礙及變態反應等,應立即報告醫生處理,必要時停藥。另外,護士應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如利福平應空腹服用,可達到最佳療效,同時也可減少其副反應。

2.4 腰椎穿刺的護理 進行腰椎穿刺術及鞘內注射是結核性腦膜炎患者常用的治療和診斷方法。因具有一定的損傷性護理論文,患者往往會產生恐懼心理,因此應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耐心解釋。術后協助患者去枕平臥4~6 h。

2.5 發熱的護理 本組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41.0 ℃。因此,應定期測量患者體溫,出現體溫升高,應立即報告醫生,給予處理。對于出汗較多患者應協助其飲水,并加強房間通風,防止復發感染。應及時更換床單、衣服等,防止皮膚感染發生怎么寫論文。

2.6 高顱壓的護理 脫水療法是治療顱內高壓的重要手段,常用20%的甘露醇靜滴,應用時速度要快,確保200~500 ml甘露醇在30 min內滴完,否則影響脫水的效果。同時要注意觀察有無低鉀血癥。

2.7 出院指導 結核腦膜炎屬慢性消耗性疾病,抗結核治療需要較長時間,待腦脊液檢驗正常及癥狀消失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仍須堅持抗結核治療6~9個月。出院時囑患者必須按時按量服用抗結核藥物,并定期到醫院復查腦脊液、血常規、肝功能護理論文,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并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避免勞累、受涼,以免加重病情。

結核性腦膜炎周期長,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常常是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誘因。因此,護士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的變化,保證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做好基礎護理。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預防和處理顱內高壓。提高患者依從性,做好服藥指導及健康教育。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

【參考文獻】1王維治.神經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25-128.

2謝惠安.現代結核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83-296.

第5篇

【關鍵詞】腦卒中;抗血栓;預防

急性腦血管病是指一組發病非??斓牡哪X血管障礙疾病,它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可以是腦血管突然形成血栓,腦栓塞致缺血性腦梗塞,也可以是腦血管破裂導致腦溢血,該病的常見癥狀包括:肢體偏癱,失語,精神癥狀,眩暈,共濟失調,嗆咳,嚴重者昏迷及死亡,臨床上又稱腦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風。急性腦卒中主要特點就是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也高,因其三高的特點而備受患者和醫生的關注【2】。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急性腦卒中的死亡率已經有明顯的下降,但是仍然是現在大眾致殘的主要因素?,F在已經有非常多的研究人員關注并且進入到這個領域, 多項研究發現,抗血栓藥物預防腦卒中復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應該規律服用抗血栓藥物。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調查門診就診的缺血性腦卒中幸存者二級預防用藥情況,并初步分析了其相關影響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我院就診的腦梗死或短暫性腦缺血的患者200例。

1.2研究方法本研究為現況調查,2011年7月―9月在我院就診的患者進行分析。樣本量為200例,根據是否使用抗血栓藥物分為用藥組和未用藥組。

2 結果

該調查中,共有患者200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110例,平均年齡(59.11±9.74)歲。200例患者中年齡>70歲的患者26例(13.0%)。這些患者中腦梗死患者170例(85.0%),其余為短暫性腦缺血患者。這些患者中患有合并高血壓的例數為140例(70%),2型糖尿病58例(29%),脂代謝紊亂90例(45%),冠心病32例(16%)、心房顫動的例數分別為140例(70.0%),60例(30.0%),90例(45.0%),32例(16.0%)、8例(4.0%)。調查人群中,使用阿司匹林者146例(73.0%)。

本調查人群中有54例(27.0%)患者未接受任何一種抗血栓藥物。不同年齡段接受抗血栓藥物患者比例數不同,69歲各年齡段中,使用任何一種抗血栓藥物的百分率分別為69%、67%、68%(P=0.299),只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百分率分別為69.33%、67.34%和66.44%(P=0.499),不同年齡對于是否使用抗血栓藥物未見有顯著性影響,但本調查結果顯示高齡患者接受藥物治療比例數較低。

3討論

腦卒中是我國老年人中第一或第二位的致死、致殘的原因,并且需要花費巨大醫療費。急性腦血管病是指一組發病非??斓牡哪X血管障礙疾病,它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可以是腦血管突然形成血栓,腦栓塞致缺血性腦梗塞,也可以是腦血管破裂導致腦溢血,該病的常見癥狀包括:肢體偏癱,失語,精神癥狀,眩暈,共濟失調,嗆咳,嚴重者昏迷及死亡,臨床上又稱腦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風。急性腦卒中主要特點就是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也高,因其三高的特點而備受患者和醫生的關注【3】。

對于腦卒中康復者來說,復發是最大的危險,因而二級預防成為腦卒中治療中重要的環節。現在對于腦卒中幸存者預防中使用抗血栓藥物的使用情況調查很少,在我們本項研究中發現缺血性腦卒中幸存者使用抗血栓藥物的比例為70%【4】。

在本項調查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量偏低,國際上通用的建議腦卒中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最佳劑量為50―325mg/d,因此在臨床治療中,以上應更多的使用醫學證據,來指導腦卒中患者對抗血栓藥物的使用【5】。

我們本次調查僅限于本院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只能說明部分腦卒中患者的抗血栓藥物使用情況,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們本次研究對于進一步改進腦卒中患者的預防情況,以及對于以后的調查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經驗【6】【7】。

目前我們臨床的診治過程中,醫生對于臨床證據的重視還遠遠不夠,從而降低了臨床上證據所帶來的好處,因此,臨床工作者要更多的使用臨床證據是我們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曹立梅.陳旭.董智強缺血性腦血管病二級預防抗栓藥物應用分析[期刊論文]-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9)

[2]吳玉苗.王瑞芳社區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服用情況調查[期刊論文]-上海醫藥2010(z1)

[3]胡容.周志明.徐格林缺血性腦血管病社區二級預防[期刊論文]-醫學研究生學報2009(5)

[4]田穎阿司匹林在社區缺血性心腦血管病二級預防中的應用調查[期刊論文]-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26)

[5]陳旭昌.王進.張作棟.趙紅.張燕.劉秀麗.侯美娜.奧美拉唑對阿司匹林抗栓治療影響的臨床觀察[期刊論文]-陜西醫學雜志2008(4)

第6篇

論文關鍵詞:834例產婦系統管理分娩結果淺析

一、一、資料來源

本資料來自澄海區婦幼保健院孕產婦保健手冊,該院設備條件較好,保健人員配備比較合適,有高年資副主任保健門診,有專職婦女保健醫生,孕產婦保健比較完善。

二、二、系統管理方法

在保健門診進行對孕產婦實行保健,凡是檢查有早孕實行建冊指導,篩查高危因素,個案管理,定期產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倡住院分娩,早孕檢查率96.5﹪,產前檢查率100﹪,人均次數5.8 次,住院分娩率100﹪,產后訪視率98.6﹪,人均次數 3.6次,42天檢查率98.6﹪,系統管理率96.5﹪。

834例產婦分娩結果,產后出血 8例,出血0.96﹪率,新生兒窒息3.76﹪率,早期新生兒死亡2.39‰率,新生兒畸形檢出2.39‰率。

從分娩結局來看,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高,說明在分娩過程中,注重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早期發現胎心音異常及時處理,在保健過程中注重胎位異常糾治及優生優育指導,從而降低產科并發癥,畸形兒出生及圍產兒死亡率。

834例產婦中,發現高危孕產婦202例,其中過期妊娠 65 例,胎位不正43例,胎兒宮內窘迫18例,頭盆不稱14例,骨盆異常、雙胎21例,胎盤滯留5例,妊高征12例,不良產史20例,其他4例。

高危孕產婦經個案管理,重點監護、糾治有效結果,妊高征得到及時治療護理論文,無發現子癇,有效率100﹪,過期妊娠得到及時處理,無發生產后大出血,雙胎得到重點監護,母子平安。

202例產婦,順產 135例,順產率66.8﹪,難產67 例,難產率33.1﹪,新生兒窒息高,發生率5.87﹪,圍產兒死亡率2.39‰,無死胎死產發生及孕產婦死亡。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死亡的危險因素,必須嚴密觀察產程論文提綱格式。新生兒死亡在臀位牽引,這也說明在保健過程中注重異常胎位糾治,從而降低圍產兒死亡率。

討論與建議:

1、孕產婦系統管理是指懷孕開始到產后42天對孕產婦和胎嬰兒進行系統監護和保健,是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及發病率的主要措施。從 834例產婦系統管理分娩結果分析來看,得到系統保健管理,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從而降低產科并發癥及難產的發生,也控制了子癇的發生。使有高危孕產婦轉向正常產婦,體現孕產婦系統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經過孕產婦系統管理,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

3、從以上分析結果來看,為了達到孕產婦系統管理目標,特別是基層,各級衛生部門領導必須重視孕產婦系統管理,進行分級管理,明確責任,建立好網點,使孕產婦系統管理達到最佳預期效果。

4、利用各種宣傳形式進行宣傳,孕婦學習班,電視廣播、講座等宣傳方式,讓婦女懂得孕產婦系統保健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第7篇

論文關鍵詞:834例產婦系統管理分娩結果淺析

 

一、一、資料來源

本資料來自澄海區婦幼保健院孕產婦保健手冊,該院設備條件較好,保健人員配備比較合適,有高年資副主任保健門診,有專職婦女保健醫生,孕產婦保健比較完善。

二、二、系統管理方法

在保健門診進行對孕產婦實行保健,凡是檢查有早孕實行建冊指導,篩查高危因素,個案管理,定期產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倡住院分娩,早孕檢查率96.5﹪,產前檢查率100﹪,人均次數5.8 次,住院分娩率100﹪,產后訪視率98.6﹪,人均次數 3.6次,42天檢查率98.6﹪,系統管理率96.5﹪。

834例產婦分娩結果,產后出血 8例,出血0.96﹪率,新生兒窒息3.76﹪率,早期新生兒死亡2.39‰率,新生兒畸形檢出2.39‰率。

從分娩結局來看,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高,說明在分娩過程中,注重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早期發現胎心音異常及時處理,在保健過程中注重胎位異常糾治及優生優育指導,從而降低產科并發癥,畸形兒出生及圍產兒死亡率。

834例產婦中,發現高危孕產婦202例,其中過期妊娠 65 例,胎位不正43例,胎兒宮內窘迫18例,頭盆不稱14例,骨盆異常、雙胎21例,胎盤滯留5例,妊高征12例,不良產史20例,其他4例。

高危孕產婦經個案管理,重點監護、糾治有效結果,妊高征得到及時治療護理論文,無發現子癇,有效率100﹪,過期妊娠得到及時處理,無發生產后大出血,雙胎得到重點監護,母子平安。

202例產婦,順產 135例,順產率66.8﹪,難產67 例,難產率33.1﹪,新生兒窒息高,發生率5.87﹪,圍產兒死亡率2.39‰,無死胎死產發生及孕產婦死亡。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死亡的危險因素,必須嚴密觀察產程論文提綱格式。新生兒死亡在臀位牽引,這也說明在保健過程中注重異常胎位糾治,從而降低圍產兒死亡率。

討論與建議:

1、孕產婦系統管理是指懷孕開始到產后42天對孕產婦和胎嬰兒進行系統監護和保健,是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及發病率的主要措施。從 834例產婦系統管理分娩結果分析來看,得到系統保健管理,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從而降低產科并發癥及難產的發生,也控制了子癇的發生。使有高危孕產婦轉向正常產婦,體現孕產婦系統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經過孕產婦系統管理,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

3、從以上分析結果來看,為了達到孕產婦系統管理目標,特別是基層,各級衛生部門領導必須重視孕產婦系統管理,進行分級管理,明確責任,建立好網點,使孕產婦系統管理達到最佳預期效果。

4、利用各種宣傳形式進行宣傳,孕婦學習班,電視廣播、講座等宣傳方式,讓婦女懂得孕產婦系統保健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5、各級保健人員配備好,明確責任,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就能得到落實。及時抓好早孕建冊,定期檢查,進行首次高危因素篩查,實施個案管理,重點監護,能使孕產婦健康順利度過整個孕期,確保母子平安,達到系統保健的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汾阳市| 罗定市| 珠海市| 通渭县| 福海县| 广汉市| 开鲁县| 铜梁县| 阿尔山市| 武威市| 宁波市| 白山市| 衡阳市| 疏勒县| 绥棱县| 浏阳市| 犍为县| 石嘴山市| 沈阳市| 南平市| 惠州市| 壤塘县| 天等县| 治县。| 黄梅县| 肇庆市| 驻马店市| 拉萨市| 措美县| 花莲县| 东乡族自治县| 瑞金市| 绥芬河市| 贵溪市| 巴彦淖尔市| 马鞍山市| 新津县| 新乡市| 林甸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