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范文

時間:2023-10-11 16:15:04

序論:在您撰寫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第1篇

<--DisplayAds("Right,Middle!Middle");//--><----><---->

Taxrevenuesareusedtosupportgovernmentspending.稅收收入將用來支持政府開支。Healthcare,defense,socialsecurity,andpoliticians''''salariesareallgovernmentexpenses.衛生保健,國防,社會保障,以及政客們的工資是所有政府開支。Fromaneconomicstandpoint,itisreasonabletothinkoftheAmericangovernmentasonelargecompany.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可以合理地認為,美國政府作為一個大公司。Thetotalamountofgovernmentspendingisdictatedbythegovernmentalbudget,justasthespendingofacompanyisdictatedbythebudget.總額政府開支是由政府預算,就像一個公司的開支是出于預算。

Throughtaxesandgovernmentspending,theAmericangovernmenthasadirecthandintheworkingsoftheeconomy.通過稅收和政府開支,美國政府有直接的手頭的工作,經濟。Bychangingeithertaxesorgovernmentspending,thegovernmentaffectstheamountofmoneyavailabletothepublic.改變或者稅收或政府開支,影響到政府的資金數額,向公眾提供。Changesintaxationandingovernmentspendingarecalledfiscalpolicy.變化,稅收和政府開支是所謂的財政政策。ThegovernmentactivelyusesfiscalpolicytosteertheAmericaneconomy.政府積極利用財政政策,引導美國經濟。InthisSparkNote,youwilllearnbothhowandwhythegovernmentutilizesfiscalpolicy.在這SparkNote,您將學習如何和為什么都政府利用財政政策。

Butfiscalpolicyisnottheonlymeansthatthegovernmentpossessestosteertheeconomy.但是,財政政策是不是唯一的手段,政府擁有引導經濟。Throughmonetarypolicy,theFedisabletoaffectoutput.通過貨幣政策,美聯儲能夠影響產量。ThekeyfactorthattheFedusestoaffecttheeconomyistheinterestrate.的關鍵因素,美聯儲使用會影響到經濟的利息。Becausethegrowthoftheeconomyisdependentupontheinterestrate,bymanipulatingthisvariabletheFedcaneffectanincreaseordecreasesinoutputtohelpmaintainstablegrowthandlowinflation.由于經濟增長取決于利率,通過操縱這個變量的影響,美聯儲可以增加或減少產量,以幫助保持穩定增長和低通貨膨脹。TheworkingsofmonetarypolicywillalsoberevealedinthisSparkNote.運作的貨幣政策也將顯示在這SparkNote。Together,monetarypolicyandfiscalpolicyworktogetherasreignstosteerthemightyhorseoftheeconomyintherightdirection.同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共同努力的統治,帶領強大的馬經濟的方向是正確的。緊縮的財政政策-政策制定的政府,降低產量。例子包括提高稅收和減少政府開支。

ContractionaryMonetaryPolicy-PolicyenactedbytheFedthatreducesthemoneysupplyandthusreducesoutput.緊縮貨幣政策-頒布的政策,降低了美聯儲的貨幣供應量,從而降低了產量。Examplesincludesellinggovernmentbonds,raisingthereserverequirement,andraisingthefederalfundsinterestrate.例子包括出售政府債券,提高準備金要求,并提高聯邦基金利率。

Currency-Physicalmoneyusedinaneconomy.貨幣-物理錢用在一個經濟體。

DemandDeposits-Moneyinabankthatcanbewithdrawnatanytime,thatis,ondemand.活期存款-錢存入銀行,可隨時撤回,這就是需求。

Deposits-Assetsplacedinabankforstorageandprofit.存款-資產存放在銀行存儲和利潤。

DisposableIncome-Incomethatcanbespentaftertaxes.可支配收入-收入,可用于稅后。

ExpansionaryFiscalPolicy-Policyenactedbythegovernmentthatincreasesoutput.Examplesincludeloweringtaxesandincreasinggovernmentspending.擴張性財政政策-政策制定的政府,從而增加產量。例子包括降低稅收和增加政府支出。

ExpansionaryMonetaryPolicy-PolicyenactedbytheFedthatincreasesthemoneysupplyandthusincreasesoutput.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政策制定的聯邦儲備銀行,增加了貨幣供應量,從而增加產量。Examplesincludepurchasinggovernmentbonds,loweringthereserverequirement,andloweringthefederalfundsinterestrate.例子包括購買政府債券,降低了準備金要求,并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

Fed-ShortfortheFederalReserve,thegovernmentagencythatcontrolsmonetarypolicy.美聯儲-短期美聯儲,政府機構,控制貨幣政策。

FederalFundsInterestRate-TheratethatbankspaytoborrowmoneyfrombranchesoftheFed.聯邦基金利率-銀行的利率支付借錢分行美聯儲。

FiscalPolicy-Policythatusestaxationandgovernmentspendingtosteertheeconomy.財政政策-政策,利用稅收和政府開支,以引導經濟。

FractionalReserveBankingSystem-Asystemofbanking,likeintheUS,whereonlyaportionofdepositsarehelpinreserves.分數儲備銀行系統-一種系統的銀行,比如在美國,只有部分的存款是幫助儲備。Therestisreturnedtothepublicasloans,therebyincreasingthemoneysupplyandstimulatingeconomicgrowth.其余的退還給市民的貸款,從而增加了貨幣供應量和刺激經濟增長。

GovernmentBonds-BondsissuedbythegovernmentandsoldbytheFedduringopenmarketoperationsasameansofmonetarypolicy.政府債券-債券發行由政府和銷售的過程中,美聯儲公開市場操作的一種手段的貨幣政策。

GovernmentSpending-Moneythatthegovernmentspendsongoodsandserviceslikeemployees,socialsecurity,anddefense.政府開支-貨幣,政府開支的貨物和服務,如員工,社會保障和國防。

GovernmentSpendingMultipliers-Numbersthatincreasethechangeinoutputaffectedbyachangeingovernmentspendingduetoconsumer''''s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政府支出乘數-數字的變化,增加產量的變化而受影響的政府支出,由于消費者的邊際消費傾向。

InterestRate-Theratepaidtolendersbyborrowersinreturnfortheuseofasumofmoney.利率-利率支付給銀行的借款人,以換取使用了一筆錢。

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Anumberthatdescribestheamountofanadditionaldollarofincomethataconsumerwillspendratherthansave.邊際消費傾向-一個數字,說明了數額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消費者將花費,而不是保存。

MonetaryPolicy-PolicyenactedbytheFedtoaffectoutput.貨幣政策-政策制定的影響,美聯儲輸出。Thethreebasictypesincludeperformingopenmarketoperations,changingthereserverequirement,andmanipulatingthefederalfundsinterestrate.這三個基本類型包括執行公開市場操作,改變了存款準備金,操縱聯邦基金利率。

Money-Ameansofexchange,storeofvalue,andunitofaccountwithinaneconomy.錢-一種手段交換,存儲的價值,單位帳戶內的經濟。

MoneyMultiplier-Thenumberthatdescribesthetotalchangeinthemoneysupplyresultingfromasingledepositinabankunderafractionalreservebankingsystem.貨幣乘數-數字描述的總變化,貨幣供應量產生一個單一的存款在銀行根據分數儲備銀行系統。

MoneySupply-Thetotalamountofmoneyinaneconomyincludingbothdemanddepositsandcurrency.貨幣供給-總金額在目前的經濟形勢,包括活期存款和貨幣。

Multipliers-Numbersthatdictatetheoveralleffectofapolicychangeontheoutputofaneconomy.乘法器-數字發號施令的總體影響的政策變化對產出的經濟。

NationalIncome-Output.國民收入-輸出。(Seethedefinitionofoutput.)(見定義輸出。)

OpenMarketOperations-ThepurchaseandsaleofgovernmentbondsbytheFedasaformofmonetarypolicy.公開市場操作-買賣政府債券的形式作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Output-Thetotalamountofgoodsandservicesproducedwithinaneconomyinagivenperiodoftime.輸出-總金額的商品和服務生產的經濟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

PriceLevel-Theoveralllevelofpriceswithinaneconomy.價格水平-的總體價格水平的經濟體內部。

RealOutput-Thetotalamountofgoodsandservicesproducedwithinaneconomyinagivenperiodoftimevaluedinconstantcurrency.實際產出-總金額的商品和服務生產的經濟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價值不變匯率計算。

ReserveRequirement-Thepercentageofdepositsthatbanksarerequiredtokeepinreservesandnotgiveoutasloans.儲備要求-比例的存款,銀行須保持在儲備,而不是給出了貸款。ThiscanbemanipulatedbytheFedundermonetarypolicy.這可以操縱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TaxMultipliers-Numbersthatdescribetheoverallchangeinoutputcreatedbyachangeintaxesduetofiscalpolicychange.稅務乘法器-數字描述總體產量的變化所造成的變化,由于財政稅收政策的改變。

第2篇

關鍵詞:稅收政策;財政政策;經濟轉型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3-00-01

一、稅收和財政政策對促進經濟轉型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很多企業在創造高額利潤,滿足自身生存、發展需要的同時為社會創造價值,這著實令人欣慰。然而,有一部分企業的高額利潤卻以嚴重消耗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這種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發展,而且對整個社會非常不利。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僅僅依靠宣傳和企業自身的覺悟是遠遠不夠的。而稅收和財政政策對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可以從根本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因此,我們可以用稅收和財政政策作為杠桿促進經濟轉型,從而達到促進眾企業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目的。

二、目前相關稅收和財政政策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國的稅收和財政政策體系中有許多促進企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政策,但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資源稅征稅范圍不夠全面。我國現行稅制體系中,與節約資源有關的稅種是資源稅。資源稅的稅目包括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和鹽七類,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些礦產資源的節約開采和使用。但是對于一些被大量使用、需要節約使用的其他資源,如水資源、木材等,不屬于其征稅范圍,這對這些資源的節約使用是非常不利的。

(二)缺乏限制環境污染行為的主體稅種。目前針對一些企業犧牲環境而謀求高額利潤的不可持續發展的行為,我們只是通過宣傳、教育的手段使企業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或者以處罰的方式對該行為進行限制,這些措施并不能從根本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目前我國稅制體系中還沒有相應的稅種對破壞環境的行為加以控制,這使得限制企業破壞環境行為的力度不足,不能更有力地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三)污染程度量化度不足。為了鼓勵環境污染型企業不斷降低環境污染程度,如果設立新稅種對環境污染型企業進行征稅,其稅負應隨著環境污染程度的加劇而加深,而且污染程度需要精確量化以確定稅率等級。但目前,我們對于環境污染型企業的環境污染程度的量化度不足,對于測定污染物類型、濃度的技術還不夠普及,因而缺乏確定稅率的依據。

(四)對環保型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目前我國對開發、利用新能源的企業在稅收和財政政策上有一定的支持,例如有些作為高科技企業企業所得稅稅率將為15%等。但僅依靠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是遠遠不夠的,不能更進一步促進這些環保型企業的發展,也不能有力地促進環境污染型企業向環保型企業轉型。

三、相關稅收和財政政策優化方案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對稅收和財政政策這一杠桿進行完善,具體改進方案如下:

(一)擴大資源稅征稅范圍。為了促進眾企業和社會節約水和木材等Y源,稅務部門可以擴大資源稅征稅范圍,對這些資源加征資源稅,可以在開采銷售環節征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和合理范圍內提高了這些資源的價格,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用量,達到了節約這些資源的目的。在具體落實過程中,稅務部門可以再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是從價征收或從量征收,并進一步確定合適的稅率。

(二)設立新稅種對污染環境的行為加以限制。目前我國的稅制中缺乏限制企業污染環境行為的稅種,因此還需要設立新稅種對企業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的行為加以控制。如可以設立名為環境污染稅的稅種,其稅負隨著企業消耗資源、環境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加深。可以以有害物質的排放量為計稅依據,采用從量計稅的方法進行計征。

(三)對環境污染程度進行評級。在污染環境的企業中,不同的企業對環境的污染、破壞程度不同。為了鼓勵企業不斷降低污染程度,稅務部門可以對企業的污染程度進行評級,從而將其量化。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將測定有害物質類型和濃度的技術進行推廣、普及并作為污染程度的評級依據。評級標準確定后,稅務部門可以對不同的污染程度等級設置不同的稅率。

(四)對環保型企業實施稅收優惠。有些新型企業以開發、生產新能源、清潔能源產品為主營業務,如生產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等。對于這類促進新能源、清潔能源利用的環保型企業,稅務部門可以進一步給予一定程度的稅收優惠以促進其發展,不僅像對高科技企業一樣,使其企業所得稅稅率降為15%,或者實施幾免幾減半的稅收優惠政策等,而且對其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稅種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五)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有貢獻的企業實施財政補貼。對許多開發、利用新能源,或者對環境保護有巨大貢獻的企業,財政部門可以對其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以促進其發展。如回收廢品進行能源再生,研發海水淡化技術,研發處理污染物技術的企業等,根據其貢獻度的大小確定財政補貼的額度,從而鼓勵、促進更多的企業向研發綜合利用資源、環境保護技術的方向發展,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有裨益。

四、結語

為了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前提和基礎進行發展,因此,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轉型是非常有必要的。稅務和財政部門在此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們可以用稅收和財政補貼作為杠桿促進經濟轉型。稅收和財政政策是促進經濟轉型最根本、最強大的力量。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目前的稅收和財政政策進行優化,從而更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只有加快經濟轉型,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共同發展,國家繁榮富強的根基才會更加牢固。

參考文獻:

[1]王哲林. 環境稅的國際比較及借鑒[J].稅務研究,2007(07):78-82.

[2]曹明星,賈紹華. 經濟轉型中的稅收調節機制與政策選擇[J].財貿經濟,2011(04):15-21.

[3]王喬,郭衛泉.構建環境保護稅制體系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J].稅務研究,2013 (05):20-24.

[4]楊清明,吳穎華.排污稅在循環經濟發展初期推進效用的經濟分析[J].稅務與經濟,2007(01):90-92.

[5]李升.財政研究.促進環境保護的稅收政策研究[J].2012(02):13-15.

第3篇

     關鍵詞:財稅政策;小城鎮居民;居民收入;收入差距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followed rapid growth, but the city rush rush rush! residents of the town of the income gap has been widening, the gini coefficient has reached about 0.4, which is not considered a variety of positions outside the normal and non-income revenue. the main problems: first,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of urban residents among the growing income gap between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showed revenue growth step pattern, the accumulation of wealth, "matthew effect" is gradually emerging, and the poor poorer, the rich getting richer the situation has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2004 top 10% of the total family property accounted for all urban residents, nearly half the proportion of the property, the lowest-income families 10% share of the property is only about 1%. seco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industry a further rise, with the deepening of enterprise reform, the national inter-industry wage levels uneven, a growing gap between some monopoly industries, new industries and sunset industry among a growing income gap the greater. third, the regional income gap between the present trend of expansion, particularly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part of the apparent gap between the incomes of urban residents.

    key words: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residents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income; income gap

前言

居民收入分配存在一定差距是合理,也是必要的,它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杠桿調節作用,提高微觀組織的運行效率,促進社會進步。但是如果收入差距過大,超過一定范圍,就會阻礙居民社會福利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阻礙公平競爭的實現和資源有效配置,使社會產生兩極分化,不僅對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都將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本文力求分析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產生的原因,研究財稅部門如何適時采取措施加以調節,使城鎮居民收入分配結構趨向合理。

一、城鎮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成因探析

城鎮居民收入進一步拉大,原因有很多方面:

1. 行業壟斷、競爭條件不平等是導致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在初次分配領域,平等競爭、限制壟斷是保證收入分配秩序公平、合理的基本條件,但是,由于政府在限制壟斷、鼓勵平等競爭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一些地區、行業及單位利用行業壟斷因素和不平等競爭條件來壟斷市場,獲取巨額利潤,造成了與其他地區、行業及單位收入差距的懸殊,加大了行業間城鎮居民收入的差距,如金融、電信、保險等。同時,我國實行傾斜發展政策、特區政策等,形成了地區間競爭條件不平等的局面,進而造成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城鎮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

2.分配領域的稅收政策不完備,政府宏觀調控力度不足。一個完備的以稅收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再分配政策,應該能夠有效地發揮政府對社會成員收入的再調節功能,促進社會的公平、合理,保證社會生活的健康和穩定。現在我國再分配領域的稅收政策是不完備的,存在著許多政策缺位,制約著稅收調節分配功能的充分發揮。一是稅收對收入差距的調節力度不足。對調節收入差距起重要作用的個人所得稅改革才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相應的遺產稅、贈與稅等稅種還尚未開征,難以對居民生前收入、消費和財產進行全方位再分配,對高收入的調節作用更是有限。尤其是因為尚未開征社會保障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降低了政府調節收入差距的能力。二是政府各部門的分配關系沒有理順。政府非財政部門直接參與分配的問題比較嚴重,不僅削弱了政府對收入差距的宏觀調控能力,而且擾亂了收入分配秩序。三是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不完善,難以有效地調節地區縱向和橫向的財力差異。轉移支付是經濟的自動穩定器,通過政府對低收入者或貧困地區進行直接的財富轉移,實現收入的再分配,可以起到縮小貧富差距的作用。

3. 社會保障政策薄弱, 弱化了政府對城鎮低收入群體的保障能力,拉大了收入差距。我國實行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三條保障線,在縮小收入差距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制度設計不全面,保障覆蓋面窄、保障項目不完善、保障水平低以及保障資金籌集困難等問題,弱化了政府對城鎮低收入群體的保障能力,使低收入階層無法得到基本的社會保障,與高收入階層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加劇了收入分配的差距。

4.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不完善,是造成城鎮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收入分配領域的制度和政策建設是不完備的,如保證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度尚不完備,打擊遏制違法非法收入的政策不健全。不僅尚未建立某些根本性的制度,而且一些局部性、技術性的制度,如收入申報制度、政府官員儲蓄實名制問題等也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同時,由于缺乏有權威的程序規定和實質性監督制度監督,有些已經制定出來的政策也沒有更好地落實,致使政策效力受到極大的限制。

5.就業形勢與城鎮居民的教育文化程度影響城鎮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由于當前下崗職工的增加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加劇了就業矛盾,就業壓力增大,不僅使居民總體收入水平增長緩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貧富差距拉大。

另外,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已經成為影響居民收入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據調查,勞動力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其收入水平的高低具有高度的正相關性,教育程度高的收入水平也相應高。另外,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崗位基本上處于人員飽和狀態,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低文化者的收入水平下降,再加上產業結構的調整,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傳統行業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而那些代表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則迅速崛起,從而導致不同文化程度者的收入水平差距較大。

二、縮小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對策建議

針對當前城鎮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問題,要遵循“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對收入差距的程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控,調節高收入階層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逐步建立規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機制,把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適當范圍內,以達到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目的。

(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逐步實現“以人為本”。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縮小行政管理經費支出,減輕財政支出壓力;適當增加居民收入支出,增加社會保障支出,特別是加大地方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力度,逐步把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到15%—20%,使財政支出成為解決社會保障基金的主渠道;加強對低收入群體的扶持力度;增加社會就業投入,增加教育培訓投入,提高居民素質和就業能力;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重點支持貧困群體。

(二)完善稅收制度,強化國家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通過完善稅收政策,建立一個綜合協調配合,覆蓋居民收入運行全過程的稅收調控體系,以充分發揮稅收在個人收入分配調控中的職能作用。為強化稅收對個人收入分配的調控功能,應逐步確立以個人所得稅為主體,以財產稅和社會保障稅為兩翼,以其他稅種為補充的個人收入稅收調控體系。

(三)深化工資分配制度改革,調整收入分配制度,從體制上縮小行業、部門間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應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規范社會分配秩序,強化收入分配稅收調節功能。加強對企業、事業、機關單位工資分配的監督檢查,加強對壟斷行業收入的監督和管理,規范支付行為,整頓工資分配秩序,逐步解決由于體制所造成的行業間工資差距過大的矛盾。

實施“陽光收入工程”,規范津貼補貼制度,規范、清理、歸并各單位自行建立的津補貼,實行統一標準、統一管理,通過對機關事業工資外收入發放水平實行總量調控,逐步縮小機關事業單位之間的收入差距。建立正常的地方增資機制,完善工資福利制度,積極推進福利待遇貨幣化、工資化改革。建立地區津貼制度,把住房補貼、交通補貼和地方性補貼等納入工資收入,促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水平的合理增長。同時采取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有效調節地區之間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收入差距。

要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改變目前所得稅征收與家庭消費脫鉤的狀況,建立普遍的個人所得稅年度申報制度。要借鑒國際經驗,開征財產稅、遺產稅、贈予稅等稅種來縮小財產分布上的差距,通過拓寬對奢侈消費品等項目的稅基、制定合理的稅率和建立有效的征管機制,提高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要完善具有財產稅性質的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等,適時出臺社會保障稅,充分發揮稅收在“限制高收入”和“保障低收入”兩方面的調節作用。對存量資產開征房地產稅,對個人的投資收益開征證券交易稅等,使稅收對個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調控覆蓋全過程,形成對收入分配的完整的調控體系,縮小規避稅收調節的空間,發揮稅種作用的互補,確保收入差距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要加快建立鼓勵投資、創業的機制,把高收入者的財富引導到發展國民經濟上來。

(四)調整財政扶貧政策,完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縮小不同階層收入差距。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是解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補助低收入者來實現收入分配公平化。要加強對貧困群體的扶持力度,對城鎮貧困群體作為財政重點扶持范圍,增加用于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和貧困人口的教育水平方面的財政投入。同時,允許企業和個人捐贈的扶貧資金在所得稅前扣除,廣泛吸納各類社會資金參與扶貧開發。 全面實施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解決貧困問題。切實保障低收入階層的基本生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予以保障,完善和落實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加強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力度,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建立城鎮低保標準正常增長機制,使低保水平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落實城鎮低保動態管理,根據家庭收入情況及時調整低保金和入保出保的家庭,使低收入群體真正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

(五)增強政府轉移支付能力,逐步形成規范有序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縮小不同地區收入差距。政府不僅要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而且調整轉移支付的結構與方向,建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相互分工、各有側重、城鄉一體的轉移支付體系。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看,政府的轉移支付重點除了加強對農業的轉移支付,要加強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轉移支付,即通過對生態環境保護區的補貼,彌補該地區城鎮居民因保護環境而損失的收益;對特殊群體的轉移支付,即通過建立相關社會基金,對失業者或收入不足以維持生計者給予救濟或補貼。

進一步加強對貧困的縣級城鎮扶持力度。建議重新統計核定貧困縣級城鎮的數額,特別是對欠發達地區及貧困地區的貧困縣級城鎮,根據它們的特點,制定相應規劃和計劃,采取針對性的配套措施或重點扶持政策,如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對貧困縣級城鎮的轉移支付;加大對它們基礎設施,生態保護,基礎教育,衛生醫療、生產項目等的財政扶持;出臺鼓勵發達地區對貧困縣鎮的結對幫扶政策等。 加快西部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步伐,縮小地區經濟差距。國家應加大對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加強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外地投資者到中西部投資,通過各種形式增強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實力,以經濟發展帶動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長,縮小與東部發達地區居民收入的差距。 

(六)加強宏觀調控,規范市場秩序,抑制壟斷性經營收入和非法收入。建立規范的市場競爭機制,增加市場開放度,加強對經濟活動中壟斷成分的限制和管理。借鑒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提高壟斷行業的市場準入程度,引入競爭機制,以法律和規則的形式,縮小國家壟斷性行業的范圍,減小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要建立特許經營制度,規范壟斷收益分配,對各種領域的國家特許經營機構征收特許經營權收入稅,采取規范的辦法將留歸部門和企業的壟斷收益收歸國家財政,從而調節因壟斷造成的不合理的行業收入差距,建立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

強化對居民收入的宏觀調控,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要對不同性質的收入采取不同的調節政策:保護合法收入,同時加強治理整頓不合理收入,規范價格行為和收費行為。對各種體制漏洞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要通過改革進行全面清理和調整。還要堅決取締非法收入,對侵吞公有財產、偷稅逃稅、權錢交易等非法牟利行為,必須依法嚴懲。要通過立法規定公務員個人財產申報制度,增強公務人員辦事過程的公開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完善權力的制約機制,完善稅法,加強征管,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條件與環境。以《行政許可法》的實施為契機,加快政府改革,減少審批項目,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降低因“尋租”和“共謀”等濫用權力的行為獲得不當利益而引發的貧富差距。

(七)積極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城鎮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解決低收入群體問題,關鍵是幫助他們增強自身“造血”的功能,解決就業問題。一是政府應繼續提供和增加對就業技能要求低的公益性崗位,幫助下崗職工度過難關。二是加大培訓投入力度,提高知識水平。各級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資金,采取各種形式,加大對普通勞動者,尤其是下崗失業人員的培訓力度,使他們盡快掌握就業的基本技能和必備知識,擴大就業機會和空間。三是鼓勵民間投資,扶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支持勞動密集型和能源低耗型的第二產業發展,進一步拓展就業渠道,使城鎮居民的總體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四是建立有效的社會支持網絡,建立和完善職業介紹機構、勞務市場、人才交流中心和招聘廣告等市場化網絡,增加勞動就業機會。五是要在稅收減免、小額貸款、再就業培訓補貼、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以增加下崗人員、失業人員的就業機會。

(八)建立對貧困群體的社會幫扶救助網絡體系。對社會貧困群體除了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外,加強教育、醫療、住房等專項救助,還要動員社會力量幫扶救助,形成一個強大的社會幫扶救助網絡體系。

加大科教投入,建立教育援助制度。加強對落后地區和貧困群體的科教投入,實行科教扶貧。財政在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供給的同時,加大職業教育的投入,增加城鎮居民受教育的機會,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增強他們的就業和競爭能力。建立教育援助制度,建立貧困家庭子女教育基金、助學金和勤工助學制度,完善非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家庭學生的資助政策,以幫助那些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為落后地區培訓必要的師資,增加對基礎教育的投資,通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縮小收入差距。

全面落實城鎮困難居民醫療救助制度。在加強醫療制度改革的同時,完善和建立城鎮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加大醫療救助資金的投入,擴大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標準。嚴格審批程序,確保城鎮低保對象及特殊困難群眾到醫療服務機構就醫時能夠按規定享受到醫療費用減免政策。

建立特困群眾住房救助制度。在加大經濟適用房和低價廉租房建設的同時,政府對城鎮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戶以發放租賃住房補貼為主,實物配租、核減租金為輔的方式保障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

第4篇

【關鍵詞】中藥制造業;“營改增”政策;影響;對策

一、引言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曾指出,“營改增”政策進一步完善了增值稅抵扣鏈條,避免了重復征稅的弊端進而優化了稅制結構,這一舉措明顯減輕了納稅人負擔,進而更加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現代中藥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興產業,而中藥制造業則是該產業的核心,那么“營改增”政策必然會對中藥制造業的財稅制度產生深刻影響。

二、“營改增”政策解讀

2011年11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明確了在服務業進行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實施辦法,并規定2012年1月

日起于上海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110 號文件確認了改革試點行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其中,有形動產租賃服務17%,交通運輸業、建筑業11%,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6%;此外還改革境內、境外,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的財務稅收體制。111號文件對上海試點中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適用增值稅的應稅范圍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2012年7月3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文(財稅【2012】71號)規定除上海外,北京市、天津市、廣東省(含深圳市)等8個省(直轄市)從2012年8月1日起陸續試點。2013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營改增”試點工作自2013年8月1日起向全國鋪開,適當擴大部分現代服務業范圍,將廣播影視作品的制作、播映、發行等納入試點。2014年,郵政業、鐵路運輸和電信業被納入改革領域。2015年“營改增”將覆蓋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力爭實現全面改革。

“營改增”政策推行至今無論是應用的領域還是試點范圍都日益廣泛并趨向全面化,對產業升級、企業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中藥制造業存在的問題

中藥制造業一直以來的問題就是行業稅負偏高。國內一些醫藥制造業由于稅負的原因,本來可觀的利潤在扣除高額稅費之后所剩的實際利潤并不多,這很大程度上導致它們用于科研開發的資金大大縮減。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中藥制造企業科研投入往往低于收入的3%,而國外制藥公司在這方面的投入卻大多高達收入的15%,如諾華 2011 年研發支出占收入 16.2%,阿利斯康占 16.3%。實踐表明沒有強有力的資金保障,企業往往只能靠大力開展營銷策劃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然而營銷的作用只是短暫的、淺層次的,產品質量才是取得客戶的信賴、贏得消費認同并持久吸引大量客源的根本源泉。因此,中藥制造企業應該轉向財務管理、稅收籌劃以爭取更多的利潤空間和科研資金,而“營改增”政策就是中藥制造企業改變發展和盈利模式的重要途徑。

四、“營改增”對中藥制造業財稅的影響

一方面,“營改增”對制造業的銷售利潤和稅負直接產生影響,據有關統計調查表明,通常情況下“營改增”政策可以為中藥制造業帶來0.87%的銷售利潤率的上漲和7.17%的稅負的下降;另一方面,“營改增”還對中藥制造業相關行業起到了連帶效應,這也間接對中藥制造業產生了影響。

1.對中藥制造業內企業的影響――直接影響

“營改增”政策壓縮了企業成本,提高了企業盈利空間。據有關調查表明,“營改增”的推行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進而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銷售費用以及管理費用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中藥制造業由OTC中藥制造企業和處方藥中藥制造企業組成,各舉一例如下:

(1)OTC中藥制造企業江中藥業,自落實“營改增”政策后,2010―2012年平均每年的稅收成本顯著下降,其中銷售費用下降了2352萬元,占銷售費用的3.74%,而管理費用下降了144萬元,占管理費用的1.09%;

(2)處方藥中藥制造企業以嶺藥業,自落實“營改增”政策后,2010―2012年平均每年的稅收成本也顯著下降,其中銷售費用下降了1991萬元,占銷售費用的3.07%,而管理費用下降了265萬元,占管理費用的1.44%。

2.對相關行業財稅的影響――間接影響

市場經濟中的各行各業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與中藥制造業相關的醫藥流通業、中藥飲片業等相關行業的“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也會對中藥制造業間接產生影響。

例如,中藥制造業的上游企業中由批發商和連鎖企業構成的醫藥流通代表性企業例如九州通醫藥公司等公司,這類企業的稅費改革使其獲利空間擴大,間接地也給了中藥制造業更大的議價空間。

再如,中藥制造企業的上游企業中藥材和中藥飲片企業,這些企業的“營改增”會影響其費用和成本進而影響中藥制造企業的采購價格。這些企業實施“營改增”政策后利潤率提高,那么相應地中藥制造業也就更能以更低的價格拿到制藥材料。總體而言,無論是中藥制造業內企業還是業外相關企業落實“營改增”政策,都會一定程度上本企業降低稅負負擔,提高利潤空間,并對生產鏈上的相關產業提供更大的議價空間。因此,“營改增”政策明顯有利于中藥制造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使其有更多的資本投入新藥研發當中去,并進而推動中醫藥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弘揚和發展。

五、應對“營改增”政策的對策

中藥制造業各方面的費用和結構都會受到“營改增”政策的影響,其中影響相對較大的有廣告宣傳費、會議費、運輸費等,中藥制造企業應圍繞這三方面對稅收重新進行籌劃,但各個企業還要結合本企業具體情況開展;此外,企業還要繼續朝著降低稅負提高盈利的方向邁進,致力于打通第二、三產業鏈抵扣鏈條。

1.外包會議服務

學術會議是醫藥行業進行產品推介的常見手段,通常由企業自己組織,主要支出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等。但根據目前稅制,這些費用都不在“營改增”范圍內,均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中藥制造企業完全可以請專業服務機構組織會議,會議服務機構按包干費用全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給會議需求方,就符合“營改增”政策要求,進而壓縮企業費用。

2.外包倉儲服務

與會議外包類似,也是尋求專業服務機構,將原來不適用于“營改增”的倉庫租賃費用轉變為物流輔助服務費用,將其納入物流運輸范疇就符合“營改增”適用標準,這樣也可以壓縮倉庫租賃成本。

3.大型設備宜采用融資租賃方式

通常中藥制造企業為壓縮成本喜歡購買廉價設備,但是卻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營改增”后,有形動產租賃改征增值稅,且稅率與設備采購稅率一致,均為17%。這樣,承租企業不但可以獲得采購設備同樣的抵扣收益,資金成本部分轉化為租金后,亦可享受 17%抵扣,使得資金成本變相降低17%。

4.成立醫藥銷售公司,增加廣告宣傳費稅前扣除

財稅[2012]48號規定與醫藥制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 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但在實際操作中超過部分的廣告費往往難以扣除。因此可以通過成立獨立的銷售公司增加可扣稅的銷售收入的基數,達到多扣稅的目的。

六、結語

“營改增”政策的推行對中藥制造業降低稅負負擔、提高利潤空間有著重要意義,中藥制造企業要透徹分析該政策的相關規定,積極利用其為自身企業服務,進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5篇

一、事業單位體制問題

事業單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小康社會建設,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事業單位的作用不斷增強。事業單位是為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利用國資舉辦從事科教文衛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其具有服務性,公益性特點。事業單位類別眾多,研究事業單位稅收按其經費撥付分為不同類型。可分為全額撥款,差額與自收支單位。

我國事業單位體制存在結構單一,布局不合理,功能不清等問題。事業單位由政府管理,公益事業發展資金有限,供給總量不足,無法滿足公益事業發展需要。事業單位有政府舉辦,重復設置多,導致結構失衡,效益不高。事業單位無自主權,缺乏服務主動性。事業單位經費少,行政后勤人員多,我國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一些公益服務允許收費,一些部門忽視社會效益,制約了事業的發展。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形成具有多方面原因,傳統事業單位管理體制與計劃經濟體制適應,但隨著經濟市場化推進,事業單位弊端顯現。

事業單位結構單一,稅收受行政制約,事業單位稅收復雜,稅收項目繁多,有的項目為征稅,稅收票據多樣,有的來自上級主管部門,有的來自財政部門。職工收入來源渠道不同,有的財政統發工資,有的加班補助。事業單位體制問題決定稅收特殊性。

二、事業單位稅收現狀

(一)事業單位稅收分析

事業單位稅收主要有營業稅、土地使用稅等,城建維護稅隨營業稅附征,印花稅是領受經濟合同等憑證的單位個人,按合同金額繳納稅項。營業稅條例規定提供規定勞務的單位個人為營業稅納稅人,財政部稅務局關于調整事業性收費營業稅政策通知對營業稅免稅項目作出補充,大部分單位收費列入營業稅免稅項。

事業單位稅收以個稅為主,文教衛系統由于個人所得體現在工資薪金福利等,規劃等事業部門個人收入來自設計收入,扣除個稅難以到位。事業單位營業稅征收非常棘手,如廣電等單位主要收入為征稅收入,教育部門由于收入為免稅收入,使用財政部門非稅收統一收據,醫院提供的租賃服務等計入非稅收入。事業單位兼有行政單位的社會管理職能,事業單位特有的事業功能需要法定收費項目支持,國家支持事業單位從事經營活動盈利,但收入項目稅收政策補貼,票據種類不同造成征稅混亂。

(二)事業單位稅收中的問題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稅收中的問題主要包括運作機制引起的問題,籌資模式引起的問題與稅收政策引起的問題。事業單位主要經費來源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機構性質特殊性,稅改前對事業單位收入不征稅,由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對市場經濟下普遍征稅原則理解不充分,單位負責人納稅意識薄弱,導致事業單位發生應稅后不自覺申報納稅。

我國事業單位運作機制多樣,現階段事業單位多為政府主導,事業單位收入具有相對隱蔽性,致使稅務機關缺乏有效的事前監控手段。如事業單位將房屋出租等涉水收入與免稅收入混合。事業單位票據復雜,普遍使用財政統一收款收據,由于票據不由稅務部監管,一些單位使用財政收款收據達到逃稅目的。事業單位運作方式多樣,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向個人發放大量實物,不計入個人所得額計算,有些事業單位鉆稅法漏洞,將獎金分次發放,達到避稅的目的。事業單位代扣代繳個稅采取自核自繳方式,稅源相對較小,稅務機關未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造成對事業單位個稅管理真空。

三、事業單位稅收問題的解決對策

研究事業單位稅收問題解決方案是根本任務,提出解決方案前應明確事業單位稅收問題的前提,必須堅持稅收公平原則,確保事業單位蓬勃發展。黨的十七大對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作出總體部署,提出系列新觀點新任務,新形勢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十分迫切。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應把握政府與市場職能分工問題,社會事業基本組織方式問題,行政管理體制與改革組織方式問題。

發達國家基本有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美國組織非營利宗旨是確定享受稅收優惠待遇的依據,稅法規定組織運作目標為從事慈善性科學性事業目的,凈收入不用于私人受惠,從事主要活動不為影響立法可享受免稅待遇。借鑒發達國家的稅收管理經驗,結合我國事業單位實際情況,解決我國事業單位稅收管理問題需要建立特色現代事業制度,引入非營利組織概念,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稅收征管與納稅服務。建立特色現代事業制度,健全事業法人制度,建立多元化的事業投資與經營補償制度。通過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理順事業單位與政府的關系,公益性事業單位針對經營收入目的采取不同征免稅政策。

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稅收征管要求加強稅務登記,根據實際情況,按主管部門模式了解轄區內事業單位辦理稅務登情況,有效堵塞征管漏洞。加強對執法部門的納稅檢查,檢查工會、勞資等部門發放的補貼,對檢查出應扣未扣的問題,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處罰,對態度惡劣的單位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發票管理,根據財政部關于調整事業單位收費營業稅政策通知規定,事業單位涉及征稅收費項目納入稅務管理,使用稅務發票,稅務部門應予財政部協商,將事業單位應納稅務管理項目抄告統計財政部,使財政部發放收費票據按規定把關審核,對使用事業性票據收取應稅項目收費按規定處罰。

稅法宣傳是稅務機關的基礎性工作,由于事業單位納稅意識淡薄,對稅法規定缺乏足夠了解,各級稅務機關必須加大對事業單位的稅收宣傳力度,向事業單位開展形式生動內容豐富的稅法宣傳,將有關稅收政策規程打印分發,對質疑問題重點解釋,增強事業單位納稅意識,使事業單位領導對稅法有充分的重視。

四、結束語

事業單位介于政府與企業之間,兼有管理職能與營利途徑,收費項目繁多,所有者權益不明,導致稅收征管模糊,本文詳細調查分析相關稅收項目,找出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在新稅制改革中,應利用對非營利組織研究成果,根據非盈利組織行為界定稅收免稅項目,加強對事業單位稅收征管。

參考文獻

[1]潘英.財政稅收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深化改革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0.

第6篇

【Abstract】the tax revenue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y country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management, are a part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needs to handle. Tax for a country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is obvious, therefore, a country's tax system must match with the country's economic situation, adapt to, and consisten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conom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stage,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economic strength。

【關鍵詞】財稅體制 問題 對策

1我國稅收體制的發展歷程

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財政稅收體制已經經歷了五次重大改革。我國目前最后一次的稅收體制改革發生在1994年,當時是為了能夠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因此對工商稅收體制進行了一次全方面的改革。經過這五次的重大體制稅收改革,每一次改革之后當時的稅收體制都能夠與當時的情況相適應,同時也為我國這些年來能夠取得財政稅收方面的重大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現在的經濟條件和經濟大環境對于原來的稅收體制又一次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對我國現階段的稅收體制進行改革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2我國現階段稅收體制存在的問題

2.1財政稅收體制的法制化程度低。在我國現階段的各項法律規程之中對于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的相關規定并不多,也僅僅是在《憲法》當中提到了我國的公民都具有依法納稅的義務,除此之外并無專門的關于財政稅收各個方面的法律出現。

2.2現階段的財政稅收體制具有局限性。對于現階段我國的財政稅收體制來說,因為體制不夠完善,因此在日常執行行政能力的時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在財政管理這方面不能夠很合理的去計劃和分配收支,因此并不能夠很好的貫徹落實施行的分稅制度。

2.3地方政府的減免稅存在亂象。在國際大環境當中,國家與國家會進行比較,而在一個國家的小環境里,地方與地方也存在著這樣的比較。有時,地方政府會為了這種比較出現一些不該出現的惡劣的競爭手段,諸如減免稅政策。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吸引投資,吸引外資,很多時候地方都會對這些企業提供一些減免稅的政策,然而這些政策卻不一定是合法合理的。

2.4稅收機構設立的問題。我國現階段施行的國稅和地稅兩個機構并存的政策,雖然這樣的分稅體制可以保證稅收體制的完整和改革的進行,但也由于存在著兩種職能機構就出現了兩種職能機構不可避免的職能重疊、職能沖突、職能矛盾。

2.5企業納稅和職能部門服務意識不高。雖然納稅的思想已經逐漸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還不能夠達到納稅意識應該達到的高度,尤其是企業方,很多企業的納稅意識并不高,同時還存在著偷稅漏稅的情況,這些就是缺乏納稅意識最直觀的表現。

3解決方案

3.1對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盡快立法。各相關部門應該即刻督促立法部門對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這一塊部分盡快立法,從而明確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納稅人的權利,同時也要讓納稅人自己對國家的稅收制度承擔義務。只有明確了每一個在稅收體制中的角色的權利和義務,就可以減少在稅收管理這一部分的糾紛,同時也是為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的完善做出了貢獻。

3.2建立與現階段國情相適應的管理體制。針對現階段財政稅收體制的局限性,建立與現階段國情相適應的管理體制是十分重要的。從中央到地方都需要克服這種體制帶來的局限性,這是一種橫向和縱向同時需要進行改變的過程。縱向來說,自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職能機關都需要為這種改革做出改變;橫向來說,如何合理的對收入和支出進行預算也是必須要考慮的。

3.2對于地方上越權出臺所謂的“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除了要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從硬性條件上去規范地方行為以外,還必須重新劃分一下中央和地方的權力,而避免一些灰色地帶的出現。從地方來說,必須要明確自己所能夠做出決定的權力到底有多大,而不要因為一時的眼前利益而破壞國家中央的整體利益和自己的長遠利益。

3.3針對國稅和地稅兩種稅務職能機構并存所帶來的弊端提出解決措施。以目前情況看來國稅和地稅兩種稅務職能機構并存的狀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我們仍然需要認清這種兩套稅務機構在現實情況中所帶來的弊端。關于解決的過程只能分為兩步來進行:第一步可以將兩種職能機構所存在重疊的部分專門劃分出來,對兩種稅務職能機構的日常工作范圍再一次進行明確定位,以減少兩種職能機構之間的競爭關系和矛盾;第二步則是在第一步的基礎上慢慢將兩種稅務機構進行合并,從而徹底解決重疊部分的問題,與此同時還可以降低稅務部門所日常運營的成本,從而減少財政的支出。

4總結

第7篇

從宏觀角度,我國現代物流業適逢行業發展的大好時機。但是,若從微觀角度來看,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正處于經營規模小、業務種類單一、市場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差的階段,由此帶來的負面既反映在物流市場經營混亂、充斥著無序競爭等企業外部環境中,也反映在物流企業財務核算欠規范、偷逃稅款情況嚴重等企業內部管理活動中。在此,筆者就有關我國物流企業財務核算、稅收政策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分析與思考。

一、收入核算中存在的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費收入、股息收入等,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者客戶代收的款項。物流企業收入核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物流企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正確劃分與核算當期營業收入。此類問題主要表現為營業收入的入賬時間被人為提前或推遲了。例如:一些物流企業為了調節當期應納流轉稅稅額,采取推遲確認營業收入的手法來調減當期應納流轉稅稅額的計稅基數,從而達到控制當期應繳稅款的目的;一些物流企業為了粉飾經營業績,將應計入以后期間的應稅營業收入提前至當期入賬,實現夸大營業收入、調增經營利潤的目的。由于我國物流企業多以貨物運輸為主營項目,因此一些小型物流企業作為承運方在自身服務覆蓋范圍有限的情況下,往往與托運方就零擔貨物或整批貨物簽訂一次性運輸合同。由于此類貨運服務很少跨會計年度,所以物流企業只能利用部分散客不需要貨運發票的機會,在財務核算時少計經營收入、少計應繳稅款。

那些已具備一定經營規模的區域性物流企業已著眼于為其所在地及周邊地區的大型超市、制造企業等提供長期物流服務,尤其是提供汽車貨運服務,以此來穩固并擴大其市場份額。在此情況下,物流企業作為承運方通常與托運方依據彼此商定的服務期間及貨物批量簽訂定期運輸合同。由于此類合同中所約定的服務期限通常是跨會計年度的,因此這就要求在會計核算時應依照《企業會計制度》或《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正確劃分勞務收入所屬的會計期間,即在同一會計年度內開始并完成的勞務,應當在完成時確認收入;若勞務的開始和完成時間分屬于不同的會計年度,在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情況下,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完工進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確認相關的勞務收入。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些物流企業利用會計制度與現行稅法在收入界定方面的差異,如收入確認原則的差異、收入確認范圍的差異、收入確認時間的差異、收入確認方式的差異、收入確認條件的差異等,控制收入確認。

以收入確認條件的差異為例,會計制度規定,收入確認的基本條件包括經濟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和收入計量的可靠性;稅法規定,應稅收入確認的基本條件則是經濟交易完成的要件是否具備,強調在發出商品、提供勞務的同時具備收訖價款或索取價款的憑據。針對此差異,有些物流企業在財務核算時僅以當期開具發票的金額確認當期實現的勞務收入。加之在簽訂定期運輸合同時,交易雙方對于貨物承運日期、貨物運到期限等合同條款一般只做框架式的籠統表述。因此,在履約過程中各批次貨運服務的實際完成時間通常只有貨運服務的各方當事人才知曉。另外,合同當事人并非按月進行款項結算,有時會依據已履約工作量的多少間隔數月才結算一次,這便導致貨款結算和開具發票的時間滯后于貨運服務的完成時間。于是,有些物流企業利用這種時間差的存在,不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對那些已符合會計制度所規定的收入確認條件的勞務收入予以確認,只在已實現勞務收入具備了稅法所規定的應稅收入確認條件,尤其是具備了已開具索取價款的憑據這一條件時,才確認收入的實現。

2.有關稅收政策尚存在盲點,致使物流企業有漏洞可鉆,同時也存在物流企業重復納稅的情況。此類問題主要表現為:將應稅收入置于賬外核算而偷逃應繳稅款;混淆不同稅率的應稅收入而少計應繳稅款;虛擬貨運行為并虛開貨運發票;不能采用合并納稅方式而重復繳納稅款。

(1)營業稅是與物流企業關系最為密切的流轉稅稅種。《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營業稅原則上采取屬地征收的,即納稅人在經營行為發生地繳納應納稅款;但就從事運輸業務的納稅人而言,其應當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很明顯,這一規定禁止了經營性貨運車輛的異地開票行為,忽視了經營性貨運車輛在返程途中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比方說,機構所在地為杭州的某物流企業承攬了從杭州至上海的單程貨運業務,將貨物運抵目的地后,為了降低車輛空駛率,通常會在當地貨運市場承接返程貨運業務,此時,該物流企業作為承運人因其不能開具發票而會給托運人造成損失,但如果承運人愿意提供一定價格上的優惠并能與托運人達成協議,就可以選擇以現金方式進行價款結算,從而獲得賬外收入。目前,在物流業多以現金方式進行款項結算就是很好的佐證。該物流企業將其返程途中產生的經營收入置于賬外,而相關成本卻在賬內核算,這種財務核算方法使企業不但逃避了營業稅及附加稅(費),而且偷逃了企業所得稅。

(2)服務范圍外延的差異是物流業與傳統物流業的區別之一。傳統物流業通常以提供客、貨運輸服務為主,而現代物流業的服務范圍涵蓋了運輸、裝卸、倉儲、配送等多方面。現行稅法將全程化物流作業切割成若干個應稅項目,分別設定了不同的適用稅率,如運輸、裝卸、搬運是3%,倉儲、配送、是5%。以運輸和配送為例,兩者的稅負存在差異而業務性質又較難區分,由于托運方可將所付運費的7%作為增值稅進項稅額予以抵扣,而支付的配送費、倉儲費等則不允許抵扣。因此,在交易總額不變的情況下,托運方常授意物流在開具發票時人為地加大運費金額,減少配送、倉儲等費用;而物流企業在核算應稅收入時,也樂于調增低稅率應稅所得、調減高稅率應稅所得,從而降低其整體稅負水平。

(3)為了加強對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的管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貨物運輸業稅收管理及運輸發票增值稅抵扣管理的公告》規定從2003年12月1日起,國家稅務局將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抵扣的所有運輸發票與營業稅納稅人開具的貨物運輸業發票進行比對。凡比對不符的,一律不予抵扣。顯然,該規定旨在遏制偷逃增值稅稅款的不法行為,但這種遏制作用更多地反映在形式上,卻不能深入到行為是否真實的層面。事實上,有些符合自開票納稅人基本認定條件的物流企業,不顧自開票納稅人在“未提供貨物運輸勞務、非貨物運輸勞務及由其他納稅人(包括承包人、承租人及掛靠人)提供貨物運輸勞務”三種情況下不得開具貨物運輸業發票的規定,為其他納稅人開具貨運發票,并以收取開票服務費作為牟利手段。

(4)成熟的物流企業會采取化運營模式,但很少有物流企業能以合并納稅的方式計繳企業所得稅。為了避免不能與下屬企業盈虧相抵而多繳所得稅稅款,物流企業常以掛靠方式進行異地設點,這造成了貨運市場的混亂。另外,托運方依據自身需要會與物流企業簽訂物流全程化合約,而該物流企業出于自身網絡覆蓋和經濟效益的考慮,一般只操作其較為擅長的業務環節,并將相對薄弱的業務環節轉包給其他物流企業。在此情況下,初承運方需按照全程化合約確定的所得額納稅,分承運方則需按照分包協議上確定的所得額納稅,這造成企業所得稅的重復計繳。國家稅務總局《貨物運輸業營業稅征收管理試行辦法》規定,對自開票納稅人的聯運業務,以其向托運方收取的運費及其他價外收費減去付給其他聯運合作方運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征營業稅。但是,在企業所得稅的上尚無類似規定。因此,物流企業為了避免多重計稅,寧愿為托運方湊足發票數額以便其抵扣和做賬而肆意借票。這擾亂了發票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成本核算中存在的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公路貨運的空駛率多年來都保持在50%左右。這反映了一些物流企業因自身缺乏合理、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而加大了經營成本。但是,有些物流企業為了降低空駛率,在承攬運輸業務后,依據自身網絡覆蓋情況,將部分業務轉包給其他物流企業經營,并將相應的轉包支出作為配載成本進行賬務核算,同時,利用配載環節及承接轉包業務的其他物流企業來套取現金、虛增經營成本。

另外,受客觀因素的限制,物流企業實際發生的經營成本中常包含一些無法取得合規憑證的支出。如支付裝卸工、搬運工等臨時人員的勞務費,租賃民房用做倉儲設施支付的租賃費等。因與人發生經濟往來而使得物流企業無法依據合規憑證將有關支出進行賬務核算,若到稅務部門開具臨時發票又使物流企業額外增添一筆稅款支出,相比之下,物流企業更愿意買發票使此類支出的入賬合規化。這也促成了代開票公司的出現。

三、應采取的措施

現代物流業是公認的朝陽產業。正如摩根斯坦利亞太投資組在《物流報告》中所言,我國每年的物流費用超過2 000億美元,預計未來10年內物流服務收入將有20%的增長幅度。巨大的市場潛力意味著物流業在我國有著良好的前景。但上述問題的存在,卻有礙于物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物流企業的監管和規范。

1.明確界定我國物流業的內涵和外延。雖然有關現代物流的理念在我國已存在多年,但事實上,界至今仍未就如何定義“物流業”達成一致意見。同時,應加快行業標準化建設的步伐,避免因行業標準化工作的滯后所造成的類似物流企業與稅收征管部門之間在認定業務類別時各執一詞等問題的出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宿州市| 东平县| 宜都市| 广南县| 岳西县| 东乡| 内丘县| 兰考县| 黎川县| 明溪县| 辉县市| 马尔康县| 长兴县| 乳山市| 筠连县| 新乡市| 丰顺县| 洛隆县| 浠水县| 通辽市| 阿图什市| 龙门县| 城口县| 藁城市| 高尔夫| 临沂市| 宣汉县| 溆浦县| 陆良县| 汝阳县| 马公市| 黔西| 麻栗坡县| 获嘉县| 祁门县| 丰原市| 上杭县| 黄石市| 山东省|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