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發展研究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01 16:30:08

序論:在您撰寫發展研究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發展研究報告

第1篇

英文名稱:Report on Studies of China Media Development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出版周期:年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漢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

國內刊號: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第2篇

1.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組織管理體系

要著眼于新農村建設大局,認真做好大學生“村官”的管理制度設計,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至于管理僵化。一要建立科學的選拔機制,堅持大學生自覺自愿原則,在保證公開、公平、公正的基礎上,確保把有志向、有熱情、有潛力的大學生選。二要加強大學生“村官”的培訓和管理,配備優秀的管理干部,通過教育培訓,切實提高大學生“村官”的工作能力。三要建立監督、考核、獎懲機制,建立大學生“村官”“分類晉檔、勤績聯酬”的考核體系,對工作表現突出的大學生“村官”,及時給予獎勵,對工作業績較差、工作能力不勝任、村民不認可的大學生“村官”,經嚴格考察確認后,予以辭退。四要設計好大學生“村官”任期屆滿后的分流導向機制,確保各項優惠政策充分落實,保證長期穩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熱愛農村、有能力的大學生扎根建設新農村。

2.大學生“村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大學生投身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自身作用,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升自己:一要熱愛農民、熱愛農村事業,真正做到了解新農村建設情況,掌握“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扎根農村,把農村作為自己建功立業的舞臺。二要有吃苦耐勞、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在磨練自己的同時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三要提高處理具體復雜問題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實踐中學習工作技巧經驗,積累工作經驗,鍛煉和提高組織管理、人際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書本知識和實踐工作相結合,推動農村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

第3篇

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地球上的垃圾產量迅猛增長,垃圾處理已成為當前世界性的環境問題。自1979年以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平均每年以6~10%的速度增長。*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已達到18億噸。

目前,國際上垃圾處理仍然采用填埋、堆肥、焚燒和回收利用四種方法。在我國,由于投入少等原因,生活垃圾填埋處理仍是最主要方式,占垃圾總處理量的90%以上。近幾年來,垃圾填埋作為單一處置方式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如:占地面積大、擇址困難、資源化程度低、滲濾液難處理等。于是以焚燒技術為代表的垃圾處理技術在中國悄然興起,成為新興環保產業。垃圾焚燒技術在從國外引進的基礎上在各地具體運用并有所發展。但我國的垃圾焚燒技術同先進國家相比,仍相當落后。由此,我國在引進和吸收國外垃圾焚燒技術時,應明確方向,應更有針對性地開發真正適合國情的垃圾焚燒技術。

*市的垃圾處理形勢相當嚴峻,除二妃山外,金口、岱山、紫霞觀、北洋橋4座垃圾填埋場在1~4年內將相繼封場,新建填埋場的擇址遇到征地困難、居民反對、場地條件不適宜等諸多問題,在短期內擇址新建4座垃圾填埋場幾近不可能。*市垃圾處理設施規劃提出2010年前我市將新建關山、北洋橋、鍋頂山、漢口4座垃圾焚燒廠,總生產規模將超過5000t/d,垃圾焚燒將成為我市最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根據我市垃圾特性如何選擇焚燒技術,本文從焚燒技術的現狀、發展、我市垃圾特性、資源化等多個方面加以探討。

2垃圾焚燒技術簡介

2.1焚燒技術發展簡介

早在1870年國外就開始應用焚燒技術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經過近120年的發展。垃圾焚燒技術日益成熟,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發達國家對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研究的逐步深化,垃圾焚燒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垃圾焚燒設備日趨完善,垃圾焚燒能源利用率穩步提高,垃圾焚燒的二次污染防治技術及專用設備的設計制造也取得了長足進展。

許多發達國家建設了一大批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高水平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從目前各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形勢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已經成為許多發達國家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而且將一直處于穩步上升趨勢。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的資源化特點已得到了普遍公認,從而促進了發達國家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的應用和大型焚燒設施建設的穩步增長,從總體上講,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

2.2爐型發展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得到了空前廣泛的應用。在現階段,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不斷向前發展,應用范圍也不斷拓展,垃圾焚燒爐的爐型也由單一方式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按焚燒爐的構造區分和目前國內外的應用情況主要可分為機械爐排式焚燒爐、流化床式焚燒爐、旋轉窯式焚燒爐三大類,其中機械爐排式焚燒爐應用范圍最廣。另外還有熱解焚燒爐等爐型。

2.3爐排焚燒爐處理技術介紹

機械爐排焚燒爐的品種繁多,使用歷史長,具有較高的可靠度,是適于處理大容量垃圾的成熟焚燒設備。機械爐排焚燒爐主要分為往復運動爐排焚燒爐及滾動爐排焚燒爐二大類型。下表為目前主要國外機械爐排焚燒爐主要參數比較。

爐排焚燒爐在發達國家已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但發達國家焚燒的垃圾熱值大多在8000ki/kg。爐排焚燒爐是由往復移動部件組成,垃圾經由給料裝置推送至傾斜爐排上,在爐內高溫加熱,使得部分垃圾得以干燥,另經爐排的運動除將垃圾往前推送外,并將垃圾層松化并經歷干燥、燃燒及后燃等各階段,以達完全燃燒。不過轉動式爐排汽孔容易堵塞,維修工作量大,大件物品夾住的可能性較大,移動式爐排占地面積大,風道系統復雜,對高水份、低熱值的垃圾燃燒不完全,著火較為困難,使用較少;扇形反轉式爐排由于燃燒不易控制,爐溫較高,還處在不斷完善階段。

爐排爐的優點是不需要對垃圾預處理,燃燒速度快,可連續運轉。其不足之處如下:

1)、爐排必須耐熱,在長期連續運行期間,熱應力必須不變,爐排對材質要求高。

2)、由于垃圾成份復雜,維持在整個爐排內均勻移動、均勻完全地燃燒是困難的。在爐排的局部區域會出現高溫區,在高溫狀態下NOx濃度上升,需要采取脫NOx設備,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很高,增加了垃圾處理成本。

3)、不適應水份范圍較寬的垃圾焚燒。

4)、爐溫較難控制,垃圾的熔渣在1000℃以上和1050—1100℃時處于軟化和粘性狀態,成為特殊的腐蝕性物質,可能腐蝕爐壁。

5)、爐排爐難以實現爐內脫除HCL氣體,需要在尾部加裝專門的HCL脫除設備。

6)、爐排護的爐排制造較復雜,成本高,體積龐大,占地面積大。

2.4回轉爐焚燒處理技術

回轉窯焚燒系統衍生于廣泛用于水泥工業中耐火磚襯里回轉鍛燒窯。垃圾由傾斜且緩慢旋轉的旋轉窯上方前端送人,用旋轉速度控制垃圾前進速度,使垃圾在窯內往前輸送過程中完成干燥、焚燒及灰冷卻之過程,冷卻灰渣由爐窯下方末端排出。

回轉窯整個爐體可由冷卻水管及有孔鋼板焊接形成桶形,也可由鋼制圓桶內部加裝防火襯組成,爐體向下方傾斜,分成干燥混合、燃燒及后燃燒三區段,并由前后兩端滾輪支持,由鏈輪驅動裝轉運輪子而旋轉爐體,垃圾在爐體上,因旋轉而獲得良好的翻攪及向前輸送,預熱空氣由底部穿過有孔鋼板至窯內,使垃圾能完全燃燒。

特點:回轉窯的特點是燃料適應性廣,可焚燒不同性能的廢棄物,此種爐型機械零件比較少,故障少,可以長時間連續運行;爐體簡單運行可靠。但回轉窯的熱效率低,如需輔助燃料時消耗較多,排出氣體的溫度低,有惡臭,需要脫臭裝置或導人高溫后燃室焚燒,由于窯身較長,占地面積大,且后燃室要求較為嚴格,其成本較高,價格相對較貴。

2.5流化床焚燒爐處理技術

流化床燃燒技術是本世紀六十年代初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清潔燃燒技術。采用該技術的焚燒爐的基本特征在于在爐膛下部布置有耐高溫的布風板,板上裝有載熱的惰性顆粒,通過床下布風,使惰性顆粒呈沸騰狀,形成流化床段,在流化床段上方設有足夠高的燃燼段(即懸浮段)。

流化床的特點是顆粒與氣體之間傳熱和傳質速率高,物料投人流化床后,在床層內幾乎呈完全混合狀態,投向床層的廢棄物能迅速分散均勻。流化床爐具有爐體較小、焚燒爐渣的熱灼減率低、爐內可動設備少、燃燒效率高、負荷調節范圍寬、污染物排放低、爐內燃燒熱強度高、適合燃用低熱值燃料、便于每天啟動和停爐、投資較小等優點。

與爐排爐比較,流化床焚燒爐有以下缺點:

1)、比爐排爐多設置了流動砂循環系統,且流動砂造成的磨損較大;

2)、燃燒速度快,燃燒空氣的平衡較難,容易產生CO,為使燃燒各種不同垃圾時都保持較合適的溫度,必須調節空氣量和空氣溫度。

3)、爐內溫度控制較難。

2.6綜合比較

三種垃圾焚燒技術綜合比較見下表。

總的來看,流化床和爐排爐技術有各自的優勢和適應性,回轉窯技術在現在水平下尚不宜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燒。

2.7國內應用實例

我國城市垃圾焚燒技術的研究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八五”期間被列為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有關研究單位和企業,不但對國內外城市垃圾焚燒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實際考察,而且對垃圾焚燒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探討和研究,并結合示范工程對引進的馬丁爐爐型進行了國產化研究。從整體上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在我國的應用仍處于研究試用階段;隨著我國城市垃圾中的可燃物含量提高、經濟水平的提升,九十年代末至現在垃圾焚燒技術得到了廣泛運用,深圳、珠海、廣州、上海、沈陽、北海、廈門、常州等城市都建成了垃圾焚燒廠,一些城市如南京、成都都在籌建垃圾焚燒廠。

隨著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的發展和焚燒設施建設在我國的逐步展開,垃圾焚燒的缺點也日益暴露出來,主要問題是焚燒的二次污染,尤其是廢氣的污染防治問題。我國早先建設的幾個垃圾焚燒廠其廢氣處理技術水平低、不成系統,達不到無害化要求。總體來看,我國垃圾焚燒總體技術水平與國外焚燒爐及其煙氣凈化、監測設備相比還是有相當差距,焚燒廠主體設備仍以進口為主,但國產化率正逐年提高。

2.7.1爐排爐技術應用

我國目前有深圳、珠海、上海、寧波等城市采用爐排焚燒技術,均已投入運行。具體爐型介紹如下:

(1)深圳市政環衛綜合處理廠主要應用杭州鍋爐廠開發研制的150t/d逆推機械爐排焚燒爐余熱鍋爐,該鍋爐引進了三菱——馬丁傾斜逆向推動往復爐排技術。

(2)浙江寧波采用了德國傾斜順向推動往復爐排焚燒爐。該項目一期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由德國NOELL公司引進3臺日處理350噸的垃圾焚燒爐,采用液壓自控電順推階梯機械爐排,日處理垃圾量為1000噸。

(3)上海浦東生活垃圾發電廠采用法國Alstorm公司的SITY—*傾斜往復階梯式機械爐排,已于1999年12月開始試運行。全廠平均垃圾日處理能力1000噸,每噸垃圾可發電372度,每年可產生1億度的電。該廠煙氣凈化采用石灰脫硫、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塵等多種方式,該廠煙氣凈化執行歐洲環保標準。

(4)珠海垃圾焚燒電廠采用從美國底特律爐排公司進口的四階段順推式往復爐排(200*3)。

另外我國各地也相繼開發了各類垃圾焚燒鏈條爐排式爐,一般規模均在100t/d以下,如常州三立環衛工程有限公司,其焚燒爐為改進的鏈條爐排焚燒爐,處理規模為50t/d,作為常州垃圾綜合處理廠中堆肥篩上物焚燒裝置。國內目前自行開發研制的垃圾爐排焚燒爐尚未能實現高效焚燒和低污染排放。其它的都為引進國外的爐排,焚燒爐價格較昂貴。

2.7.2回轉爐技術應用

回轉爐目前主要用于危險廢物的焚燒處理,由于回轉爐技術對于低熱值、高灰分垃圾不適用,因此在我國尚未大規模用于生活垃圾的處理。

2.7.3流化床技術應用

國內流化床垃圾焚燒爐焚燒應用實例有:

(1)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在福建漳州*年建成100t/d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處理廠;2001年在浙江紹興建成一臺400t/d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爐。

(2)清華大學在北京朝陽區*年建成2臺

150t/d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廠。

(3)浙江大學開發研制的流化床焚燒技術應用于浙江杭州余杭錦江熱電有限公司(150t/d*1)、山東荷澤錦江環保能源有限公司(200t/d*2)、杭州錦江綠色能源有限公司(200t/d*1,300t/d*1)、河南鄭州滎錦綠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350t/d*3,2002年10月投入運行)、安徽蕪湖綠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200t/d*3,2003年1月投入運行)。

3焚燒技術發展趨勢

3.1主體設備專業化生產

據分析,國外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爐的設計制造規模已經逐步由小型規模向大型規模、由單一功能(焚燒處理垃圾)向多功能(資源化回收和循環利用)、由機械型向機電一體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經過較長期的市場選擇,出現了一批技術水平高、產量大、國際性的專業生產供應商。

3.2資源化利用

發達國家城市生活垃圾焚燒不僅能夠實現垃圾的無害化和垃圾最大限度的減容,而且隨著焚燒技術的發展,焚燒產生的熱源和能源利用已相當廣泛,比如許多城市的垃圾焚燒廠與供熱網絡和電網系統聯網,成為城市能源供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產生了比較理想的經濟效益。

3.3二次污染防治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的污染防治技術主要包括:廢氣處理技術、廢水處理技術、焚燒殘渣處理技術、噪音及臭氣防治技術等,其中廢氣處理技術難點最多,工藝最為復雜,處理成本最大,危害也最大。

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垃圾焚燒廢氣的危害,尤其是二惡英等有毒元素的危害,近年間,雖然發達國家在解決垃圾焚燒廢氣上下了很大功夫,在垃圾焚燒設施上配備了的焚燒廢氣污染防治設備,也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是由于廢氣處理設備的投資一般占焚燒設施投資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也造成在建設大型垃圾焚燒設施時配備廢氣凈化處理設備的阻力。

如何處理焚燒殘渣也是近年間發達國家發展垃圾焚燒研究的一個主要課題。所謂垃圾焚燒殘渣(含殘渣和集塵灰)的處理技術主要是依靠熔融技術去除殘渣中含有的有害物質(重金屬和二惡英等)達到殘渣的無害化。殘渣的熔融技術分直接熔觸技術和間接熔融技術。處理焚燒殘渣的目的是既要降低重金屬污染,又要實行焚燒殘渣的再利用。目前主要的殘渣利用途徑是制造建材,很多國家都利用焚燒殘渣制造筑路材料,建筑骨料、預制板塊粒料、陶粒、燒結磚等建筑材料,也有將其用于垃圾填埋場覆蓋土的實例。

3.4高科技融入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的發展,吸引了大量高新技術的融人,現在已經進入實際利用階段的有:高效垃圾發電技術,焚燒殘渣處理和利用技術,廢氣處理的新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以及焚燒爐的電腦設計等。高新技術的介入,使如今的垃圾焚燒廠從過去的單一處理型轉成含有多種高新技術、具有多種功能的新型設施。同時垃圾焚燒技術的發展也有效地促進了焚燒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應用。

3.5綜合性處理

鑒于城市垃圾組分的變化較大,通過綜合性處理有利于保持垃圾組分的相對穩定,延長焚燒爐的使用壽命,降低廢氣、殘渣的處理難度,也有利于保證產出物的質重。

4焚燒技術在*市的應用研究

垃圾焚燒廠投資巨大,環保技術水平高,要求嚴,因此對垃圾焚燒廠的上馬要審慎決策,否則會帶來經濟損失以及二次污染等問題。因此按照經濟學、環境學、系統學的理論對我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的適用性進行研究很有必要。

4.1焚燒必要性

我市發展垃圾焚燒技術應該講是勢在必行,目前我市的5座垃圾填埋場已有3座1~3年內面臨封場,再找幾處合適的填埋場址已經不可能,而堆肥處理在我市因產品銷路問題不能上馬,別無選擇,只能上馬垃圾焚燒廠。目前,我市規劃建設的有4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分別是:關山環保資源電廠、北洋橋垃圾焚燒發電廠、鍋頂山垃圾焚燒發電廠、漢口垃圾焚燒發電廠。

4.2焚燒可行性

4.2.1垃圾特性

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與垃圾成分有很大關系,而垃圾的成分則與燃料結構、消費水平、收集方式、地域和季節等多種因素有關。隨著我市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構成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有機物含量已經大大高于無機物含量。隨著天然氣的進漢,垃圾組成正由“多灰、多水、低熱值”向“較少灰、較高熱值”的方向發展,給我市城市垃圾的焚燒處理奠定了基礎。一般當垃圾熱值高于5000ki/kg,同時土地資源有限時,應優先采用焚燒法處理。2004年我市生活垃圾的濕基低位熱已超過6000ki/kg,完全符合垃圾焚燒的要求。

4.2.2經濟可行性

我市近年來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經濟實力日益雄厚,垃圾焚燒廠每1000噸處理能力投資4~6億元對于我市已不是很大的負擔,因此即便財政投資垃圾焚燒廠,也是可行的。

國家在垃圾焚燒處理產業方面的優惠政策保證了社會資本投資垃圾焚燒廠的投資回報,因此上馬垃圾焚燒廠比垃圾填埋廠更容易吸引外資和社會資本進入。

4.3焚燒爐選擇

爐排爐焚燒技術目前較成熟,爐體較大,但設備投資較高;流化床焚燒爐技術在國內正在發展之中,有一定的應用前景,爐體較小,投資較低。全國各城市垃圾焚燒廠運行結果表明:爐排爐水循環安全可靠,汽溫調節性能好,燃燒較穩定。對城市垃圾具有很大寬容性,負荷調節靈活,與其它焚燒技術相比,目前有較大優勢。根據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科技部共同的《城市生活垃圾》,垃圾焚燒目前宜采用以爐排爐為基礎的成熟技術,審慎采用其它爐型的焚燒爐。禁止使用不能達到控制標準的焚燒爐。考慮到*的垃圾特性、城市地位及經濟技術水平,在焚燒廠建設上宜高起點嚴要求,應優先采用以爐排爐為基礎的焚燒處理技術。

目前爐排焚燒爐設備主要有進口、國內改進型以及國內簡易型三類,三種類型設備造價和環保情況差別很大。鑒于國產焚燒爐大都還存在一定問題,焚燒煙氣所含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未能被焚毀,需進行改進,如對爐排、爐體型式和氣流模式等進行優化設計。因此我市在近兩年應優先采用國外專業廠家的成套設備。

4.4配套政策

為保證垃圾焚燒廠的上馬及正常運行,政府應出臺如下政策:

1)、垃圾焚燒廠電力上網政策。要從政策上保證垃圾焚燒發電能順利上網,核心問題是確定上網電價,根據國家政策及全國其它城市的范例以及垃圾焚燒電廠的處理成本,我市的垃圾焚燒發電上網電價應不低于0.50元/度。

2)、垃圾處理收費政策。實行垃圾處理收費是垃圾焚燒廠能順利運行的重要保證,在垃圾處理收費政策出臺之前,應由政府給予運營補貼。收費或補貼占標準為60—100元/噸。

3)、集中供熱政策。政府組織引導由垃圾焚燒廠向居民區或企業供熱,并制定收費標準,以發揮垃圾焚燒的綜合效益,提高垃圾處理的資源化利用水平。

有人提出將混合垃圾分選處理后進行焚燒處理,分選處理后熱值比較高部分燃燒效率高。美國和加拿大對RDF焚燒爐的焚燒標準給予一定放寬,德國垃圾法規定,當垃圾熱值超過13000KJ/kg以上,其處理納入回收利用范疇。分析國內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可燃物含量低,垃圾熱值低,如果將垃圾分選處理的高熱值垃圾與流化床等其他工業焚燒爐結合起來也許是相對理想的組合。

國家發改委最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發改價格[20*]7號)指出“生物質發電項目上網電價實行政府定價的,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分地區制定標桿電價,電價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05年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加補貼電價組成。補貼電價標準為每千瓦時0.25元。”《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發改能源[2005]2517號)將“用于清潔處理和能源化利用城市固體垃圾,包括燃燒發電和填埋場沼氣發電”列入生物質發電和生物燃料生產。《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中同時指出,“發電消耗熱量中常規能源超過20%的混燃發電項目,視同常規能源發電項目,執行當地燃煤電廠的標桿電價,不享受補貼電價”。這些政策的落實將對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產生深刻的影響。

六、結束語

中國生活垃圾焚燒發展要不要沿著發達國家主流發展技術路線值得認真思考,只要我們能夠按照“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的要求,對目前生活垃圾焚燒發展現狀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結論是不難得出的。

對于許多城市,土地資源非常寶貴,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地選擇將越來越困難,垃圾填埋處理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隨著經濟發展焚燒處理會逐步發展成為這一地區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手段。有條件的城市要積極穩妥推進垃圾焚燒廠建設。

第4篇

研究背景

2010年,衛生部安排53.3億元(250萬元/縣醫院)用于縣醫院能力建設,規劃改善2130所縣醫院醫療設備,優先安排PACS系統。在該政策的支持下,2011年,縣醫院PACS建設速度大幅加快,該政策對于推動縣醫院普及PACS具有重要意義。

2009年《e醫療》雜志進行了業內首次以大型綜合醫院PACS建設為主題的調研,在業內引起普遍的關注。兩年過去了,為了了解PACS行業發生的變化,《e醫療》聯合北京華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ACMR)對全國醫院PACS系統的建設現狀開展調查。

此次調研通過對全國范圍內(不包含港、澳、臺地區)的三級醫院和縣醫院的PACS安裝及使用情況進行調查,了解PACS系統的滲透率以及用戶使用情況。三級醫院PACS建設及使用調查樣本共115個,縣醫院信息化調查共接觸樣本150個。

1 PACS概述

PACS是一個涉及放射醫學、影像醫學、數字圖像技術(采集和處理)、計算機與通訊的系統。涉及軟件工程、圖形圖像的綜合及后處理等多種技術,是一個技術含量高、實踐性強的高技術復雜系統。

PACS用于醫院的影像科室,最初主要用于放射科,經過近幾年的發展,PACS已經從簡單的幾臺放射影像設備之間的圖像存儲與通信,擴展至醫院所有影像設備乃至不同醫院影像之間的相互操作,因此出現諸多分類叫法,如Mini PACS(微型PACS)、科室級PACS、全院級PACS、區域PACS等。

* Mini-PACS:是指只用在單一類型的影像設備,CT或者MRI等。

* 科室級PACS:放射科多臺影像設備可實現影像、診斷報告共享。

* 全院級PACS :將全院各科室臨床主治醫師、放射科醫師和專科醫師以及各種影像、醫囑和診斷報告聯成一網。

* 區域PACS:本地區、跨地區廣域網的PACS網絡。

2 醫療信息化相關政策

自2009年《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出臺后,中國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全面啟動。2010年國家財政投入39個億的專項資金用于衛生信息化建設。上海、浙江、安徽、重慶、新疆等5省(區、市)作為信息化綜合試點的省份,率先啟動了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門診統籌管理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試點項目建設并與衛生部簽定了目標任務書。2011年,國家財政又投入專項資金,擴大衛生信息化建設試點范圍,新增北京、內蒙、江蘇、河南、湖南、云南、寧夏、新疆等8個省(區、市、兵團)作為衛生信息化建設綜合試點省份。

在醫療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中,政府提出了總體發展路線,“3521工程”即三級衛生信息平臺、5項業務應用、2個基礎數據庫和1個專用網絡的簡稱,即建設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級衛生信息平臺,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基本藥物制度、綜合管理5項業務應用,建設居民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2個基礎數據庫和1個專用網絡建設。

3 中國PACS市場狀況

3.1 中國PACS市場規模分析

2009~2011年,我國PACS市場增長較快,年均增速在25%以上。根據華通醫療和《e醫療》的調查,2011年我國PACS市場規模達到了10.4億元,同比增長28.4%。預計2012~2015年,中國PACS市場將繼續以20%以上的增速擴大,到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億元,見圖1。

3.2 2011年中國PACS品牌分析

3.2.1 PACS軟件品牌分布

三級醫院與縣醫院PACS軟件品牌分布有所區別。三級醫院PACS軟件品牌包括國內品牌和國際品牌,國內品牌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華海、天健和東軟,國際品牌主要包括GE、銳珂、西門子、飛利浦、富士等。

而縣醫院PACS建設中,華海、東軟、藍韻成為中標最多的三大品牌,見圖2。

從調查結果來看,國家政策對縣醫院PACS市場的影響非常之大。由于截至2011年11月只有約700家縣醫院完成招標,因此目前的品牌格局只代表現有情況,預計2012年品牌格局還會略有改變。

3.2.2 PACS服務器品牌分布

根據華通醫療和《e醫療》于2011年對三級醫院PACS系統的調查,三級醫院PACS建設主要使用了3個品牌的服務器:IBM、HP、DELL,其中47.4%的用戶選用了IBM,42.1%的用戶選用了HP,選用了DELL的用戶占21.9%。而2009年3個品牌的用戶滲透率分別為39.6%、55.2%和35.4%,經過兩年的發展,IBM的用戶滲透率有較大上升。

而對縣醫院的調查表明,縣醫院PACS建設也主要使用了IBM、HP、DELL三個品牌的服務器,其中51.6%的用戶選用了IBM,32.3%的用戶選用了HP,選用了DELL的用戶占6.5%,其中少量用戶同時選擇2個以上服務器品牌。

3.2.3 PACS存儲系統品牌分布

三級醫院與縣醫院存儲系統品牌均主要分布在IBM、EMC和HP三個品牌中,其中IBM在三級醫院和縣醫院中均為用戶份額最多的品牌,而EMC在三級醫院的用戶份額明顯高于縣醫院,HP則相反,其在縣醫院的用戶份額明顯高于三級醫院的用戶份額,見圖3。

與2009年的調查結果相比,EMC在三級醫院的品牌份額由36.4%下降到了現在的28.3%,IBM在三級醫院的品牌份額由27.3%上升到了現在的34.0%。

3.2.4 PACS專業顯示器品牌分布

對三級醫院的調研結果表明,PACS專業顯示器中,巨鯊擁有最多數量的用戶,市場份額達到38.9%,其次是BARCO,用戶份額為16.8%,EIZO為14.7%,除上述3個品牌外,NEC、DELL和奇菱均具有5%~10%的用戶份額。另外,DOME和飛利浦均具有3%~4%的用戶份額,其灣品牌奇菱的市場份額增長比較明顯,見圖4。

對縣醫院的調查表明,PACS專用顯示器中,巨鯊的用戶數量最多,市場份額達到31.6%,其余品牌份額都比較小。

3.3 中國PACS市場發展分析

PACS系統從2000年發展至今,北、上、廣一線城市三甲醫院PACS已基本普及,下一步的發展在于細分和全院的普及;二線城市的三級醫院的PACS普及度并不高,約50%左右,是未來兩年PACS主流廠商的重點市場;2011年的縣醫院PACS建設是縣醫院的第一次普及,本次建設起到了啟動市場,推動應用的作用,相信在未來幾年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

未來PACS發展趨勢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在醫改中,以區域醫療為核心的區域PACS的應用;二是以醫療業務的細分為基礎,發展出來的心臟PACS,超聲PACS,眼科PACS,牙科PACS等專科PACS。

3.3.1 成熟市場:三甲醫院

根據調查,2011年三甲醫院已有76.8%實施了全院級PACS,市場相對較為成熟。市場的關注點主要為PACS系統的更新換代,特點是:客戶成熟度較高,對PACS系統有明確的要求和預期。國內外大型廠商多集中于該市場,競爭激烈。

3.3.2 發展中市場:發達地區的二級醫院,欠發達地區的三級、二甲醫院

在發達地區的二級醫院,欠發達地區的三級醫院、二甲醫院中,已有一部分實施PACS,近乎全數已使用HIS。市場特征主要表現為:多數醫院正使用放射科PACS或微型PACS,產品不完善,框架結構亂,在臨床醫療中發揮的作用有限。

從細分市場來看,發展潛力較大,國內企業大部分集中于這一細分市場展開競爭,目前還沒有出現一個或多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廠商,而國外大型廠商限于產品價格和銷售成本的居高難下,并沒有表現出太強的競爭力。

4 2011年中國醫療機構PACS配置及使用現狀

4.1 滲透率

此次調研結果顯示,截止2011年底,三級醫院PACS的滲透率為48.8%,縣醫院的滲透率為26.6%。未來幾年,隨著三級醫院的PACS市場逐漸飽和,縣醫院將成為PACS的主要增長市場,尤其是各地區有一定信息化基礎的縣醫院。

4.2 類型分布情況

三級醫院相對縣醫院開展PACS較早,建設初期以科室級PACS為主,隨著全院級PACS技術的成熟,開始向全院級轉化,而縣醫院開始建設PACS相對較晚,更多的縣醫院選擇直接將PACS建設成為全院級。另外,縣醫院對PACS的需求相對簡單,存儲空間、工作站等硬件設施的需求也低于三級醫院,相同類型的PACS,縣醫院成本相對較小,也為其建設全院級的PACS帶來了機會,因此縣醫院全院級PACS的比例要高于三級醫院。

根據此次調研結果,全院級PACS是目前三級醫院PACS的主要形式,占比73.0%。而根據2009年《e醫療》的研究結果,當時三級醫院全院級PACS比例只有43.1%,可見全院級PACS的發展速度之快,見圖5。

4.3 PACS接入設備分布

此次調研結果顯示,隨著PACS系統的建設和應用,PACS應用范圍已經非常廣泛,基本覆蓋了三級醫院的大型數字影像設備。其中,CT、X光、CR/DR、核磁是接入的主要設備,分別有90%以上的用戶接入了上述設備,其中CT的比例最高,為95.7%。同時,B超、窺鏡、DSA的接入比例均超過了55%,依次為73.9%、68.7%和58.3%。另外NMPET、PETCT、PECT、SPECT-CT等核醫學科影像設備的接入比例均超過了40%,見圖6。

調查顯示,PACS基本覆蓋了縣醫院的大型數字影像設備。其中,CT、CR/DR是接入的主要設備,100%的縣醫院用戶接入了上述設備。同時,B超、X光、窺鏡、核磁的接入比例均超過了60%,依次為88.2%、79.4%、76.5%和64.7%。隨著大型影像設備在縣醫院應用的增加,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到PACS系統中,目前DSA的接入率為32.4%,NMPET、PETCT、PECT、SPECT-CT等核醫學科影像設備的接入比例均為8.8%。

4.4 PACS與HIS系統的集成情況

近2~3年,隨著相關部門及醫院自身對PACS建設的重視,PACS系統的建設得到不斷的深入和完善,PACS在促進醫院業務流程改進和提升醫療水平等方面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PACS與HIS系統的集成情況是較為重要的體現。根據此次調查的結果,盡管存在著技術和管理兩方面的問題,目前三級醫院PACS與HIS系統的情況較好,實現連接的醫院占到總樣本的83.5%,另外11.3%的醫院正在準備將PACS與HIS系統進行連接,僅有5.2%的醫院在未來2年內無相關計劃。

而目前縣醫院PACS與HIS系統實現連接的比例為67.6%,另外26.5%的醫院正在準備將PACS與HIS系統進行連接,僅有5.9%的醫院在未來2年內無相關計劃,見圖7。

4.5 醫院信息化累計投入資金

第5篇

2015年,在國家完善立法機制,構建法治化社會的治國思想指導下,我國文

>> 2016年度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2015年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研究報告 2014年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研究報告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文化發展戰略思想的演進 扭轉中國文化交流逆差的文化輸出戰略研究 文化安全視域下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研究 從國際文化發展戰略看中國文化安全 中國文化創意產品出口戰略研究 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研究綜述 探索完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路徑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歷史選擇及其特征與經驗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校區定位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12年度《產品意識》研究報告摘要 《2015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中國鈞瓷文化產業集群的成因、演化機理與發展戰略研究 鹽城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區域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研究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戰略研究 學校文化藝術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姜瀟、王菲菲.深入生活前沿,為人民書寫華章――中國文聯、中國作協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綜述.http://.cn/xw/

jishixinwen/201501/t20150113_280952.htm。

第6篇

圖1 2007-2012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及增長

據中國IDC圈最新的《2012-2013年度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簡稱“IDC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IDC市場規模達210.5億元人民幣,增速達到23.2%,相比去年增速有較大下滑,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是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長速度。其中IDC基礎業務市場規模137.2億元人民幣,增速為20%,IDC增值業務市場規模73.3億元人民幣,增速為29.7%,增值業務成為拉動IDC市場增長的主力軍。

圖2 2007-2012年中國IDC市場基礎業務規模及增長

圖3 2007-2012年中國IDC市場增值業務規模及增長

近兩年,國內IDC產業呈現政策導向明顯、產業合并加速、基礎建設火熱等幾個特點,主要得益于國內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的推動。雖然近年國內IDC市場增速明顯。據統計,2005~2012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增長了6倍,年均增長率超過30%。但相比歐美地區,國內45萬座數據中心總量不低,但大型數據中心偏少,僅不足百座,而且目前國內可以為市場用戶提供IDC服務的數據中心僅有有500多座,其中70%以上的數據中心為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所有,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四川、湖北等經濟相對發達、業務量大、帶寬資源充足的省市。而且IDC的平均能耗效率(PUE)在2.2一3,遠低于發達國家1.5的水平。

另外,因為受“云模式”發展和數據中心能耗影響,2012年大型IDC服務商業新建數據中心部署開始向西部地區轉移,形成全國跨各大區域分散部署的態勢。中國三家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相繼在西部建立大型數據中心,在業務運營、合作模式等領域開展創新,引領了IDC的新的業務發展模式。

報告圖表摘要:

2012年全球IDC市場規模與增長2012年,全球IDC市場增長的趨勢有所減緩,整體市場規模達到255.2億美元,增速為14.6%。其增長速度的主要拉動力還在于亞太,仍然源于IT企業、互聯網企業和電信企業從自身業務支撐和拓展強烈需求。

圖1 2007-2012年全球IDC市場規模及增長2007-2012年中國電信運營商投資規模2012年,三大運營商都在經歷了電信重組3G大規模建網的幾年后,一方面,通過經營策略調整和業務整合提升競爭力;另一方面,對于新興業務積極探索,尋求開辟新的市場。2012年全年電信運營商固定資產總投資3278億元,比去年增速有所上升,增速達到6.2%。

圖2 2007-2012年中國電信運營商投資規模2007-2012年中國IDC基礎業務和增值業務市場規模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業務的高速發展,IDC市場正進入快速增長期。據統計,2005~2012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增長了6倍,年均增長率超過30%。2012年中國IDC基礎業務規模達到137.2億元,同比增長20%,2012年中國IDC增值業務規模達到73.3億元,同比增長29.7%。

圖3 2007-2012年中國IDC市場基礎業務規模及增長

圖4 2007-2012年中國IDC市場增值業務規模及增長2012年中國IDC公司的機房服務器數量根據調研數據顯示,2012年被調查IDC服務商機房擁有服務器數量在5000臺以上所占比例與2011年沒有多大變化;被調查IDC服務商機房擁有服務器數量在1000-3000臺的所占比例下降到23%,說明這兩年行業進行重組整合,較小的IDC服務商已經被重組或者淘汰。

圖5 2012年中國IDC公司的機房服務器數量IDC服務商整體分析2012年,基礎電信運營商所占比例基本上沒有改變,這說明IDC服務提供商產業鏈上下游環節趨向于穩定,隨之而帶來的是市場的有序競爭。

表1 基礎電信運營商與第三方IDC服務商的對比

圖6 2012年中國IDC公司的數量分布2012年中國IDC客戶類型分布2012年,IDC公司客戶分布行業如下:互聯網客戶仍舊是主要快速增長的客戶群體,2012年所占比例達到38.7%;11.7%被調查用戶是制造行業。政府、教育行業增長較快,所占比例分別為8.7%和7.8%,隨著政府電子政府、物聯網以及部分公共云平臺的快速建設,對IDC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教育行業隨著班班通等項目的帶動,一些校園應用平臺的建設與整合,大數據的集中也會帶來對IDC業務的需求。

圖7 2012年中國IDC客戶類型分布 《2012-2013年度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專題地址:idcquan.com/special/2013baogao/

第7篇

編者按: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上海市交通電子行業協會暨上海車聯網與車載信息服務產業聯盟牽頭,組織本市車聯網業界主要企事業單位的專業人士,經過近半年的專題調研、資料收集、座談討論和研究分析等,編撰完成了《2014上海車聯網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并于2014年10月。

2014年是我國車聯網產業發展完成的重要轉折年,也是上海車聯網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的重要起始年。該報告對推動我國及上海車聯網產業持續快速發展、促進汽車工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開拓“四新”經濟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以及推進城鎮化建設中的智慧城市職能交通示范應用等,具有價值參考。

報該告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邵志清作序。本期,我們特選登邵志清副主任所做序言,以及報告“綜述”部分,為產業相關企業、機構提供參考。

車聯網是通過利用裝載車輛上有感知能力的電子設備進行數據采集,以信息通信技術為手段,實現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互聯互通;通過智能處理技術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有效利用,對車輛提供導航、救援、管控等綜合。車聯網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夠推動汽車產業的優化升級和智能化發展,也會為芯片、智能軟件、通信網絡、信息服務等領域的產業發展創造新的市場空間。

目前,車聯網已成為汽車市場增長的引擎,是當今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2014年CES展上車聯網成為熱點,全球十大車企有9家參展,奧迪、奔馳、福特、豐田均推出了車聯網產品與應用,由此可見2014年車聯網將真正進入高速發展期。LTE日漸廣泛的應用,是車聯網煥發新生的重要契機。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BIResearch的預測顯示,到2016年將有53%的車安裝遠程信息處理裝置。另據研究機構Ovum預測,在未來5年內,M2M收入將增加至448億美元,其中超過1/3來自亞太地區。

新一輪技術革命為產業升級優化帶來了機遇和動力,一個重要的發展途徑就是信息技術與產業的結合。兩個IT的結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IndustryTechnology),將加快車聯網產業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夏河县| 无为县| 淄博市| 左云县| 顺平县| 丽水市| 西贡区| 玉林市| 喜德县| 阜宁县| 安图县| 延寿县| 襄汾县| 磐石市| 枞阳县| 德惠市| 察雅县| 察雅县| 沂水县| 武陟县| 青田县| 名山县| 苍山县| 观塘区| 敦化市| 金乡县| 卢龙县| 蓬溪县| 萝北县| 体育| 贵州省| 拜泉县| 长顺县| 杭锦旗| 北辰区| 大宁县| 嘉鱼县| 涿鹿县| 兴山县|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