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16:07:16
序論:在您撰寫智慧課堂精準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近年來,我校不斷改革創新,通過實施“創建智慧校園,爭做智慧教師,打造智慧課堂,培育智慧學生”來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
創建智慧校園。學校加大投資力度,實現了教學環境從紙介質到屏讀,從有屏到多屏再到多屏互動的目標;管理力度適度超前,在無線網絡和人手一臺平板電腦的基礎上,加大培訓應用力度,積極探索先進教學資源平臺建設,開通教師云平臺,實現“在線輔導、在線學習、在線交流”;強化章程建設,構建現代化學校管理制度,朝著“綠色有機教育”目標邁進。學校還以“書香校園”建設為創建智慧校園的有效載體,以“行走在閱讀間”為主題,按照小學生年齡特點分為四個主題活動,即:美麗龍都行――閱讀家鄉,魅力河南行――桑梓情深,夢想中國行――愛我中華,奇麗世界行――放眼世界,引領學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同時,學校精心設計、布置了全面開放的校史展廳,讓師生、家長和來賓能隨時閱讀實小校史,領悟實小精神與文化。
爭做智慧教師。我校要求全體教師具備“人格智慧、課程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成長智慧”這五種智慧?!叭烁裰腔邸奔匆I教師徹底轉變教育觀念,具備“死角變亮點、責怪變責任、差異變資源、告狀變報喜”的教育智慧,學會欣賞與激勵,學會尊重與信任,潛心修煉優良師德?!罢n程智慧”即引領教師建立師生合作開發課程的備課體系,建立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目的的操作體系,建立以問題導學為特征的多元課型體系,建立以師生合學為內涵的智慧導學體系?!敖虒W智慧”即引領教師勇于接受“創客教育”的挑戰,勇于成為創客,學習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開創性個性,讓學校真正從知識傳授中心轉變成為實踐應用和創造的中心?!肮芾碇腔邸奔匆I教師以熱愛與尊重為根本,學會信任與溝通,懂得欣賞與寬容,享受科學管理、藝術管理、人文管理的高效與情趣。“成長智慧”即引領教師以“智慧、創新、開放、發展、融合、精準”為關鍵詞,實現自我管理、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
打造智慧課堂。學校通過構建全新的學習環境,力求實現“環境全面感知、網絡無縫互通、海量數據支撐、開放學習環境、師生個”的目標,引領教師改變教學組織形式,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個人潛能,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和學科情感的養成。在強化教材研究的基礎上,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抓好教學設計、教學診斷、教學評價、教學補救等環節,達到高效教學目的,實現精準備課、精準練習、精準幫扶。在提升四十分鐘“智慧課堂”效率的同時,學校還將繼續通過挖掘家長教育資源,激活“班級活動小課堂”;關注學生心靈成長,創新“學?;顒又姓n堂”;拓展校外教育基地,豐富“社會實踐大課堂”,讓全新、開放、多維、立體的大課堂彰顯教育的魅力。
培育智慧學生。要通過推行智慧教學方法,嘗試智慧學習評價,搭建智慧活動特色平臺,實現“班級差異化教學,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個人興趣拓展學習,網眾互動生成性學習”的目標。今后,學校將充分利用新建的3D創客教室、機器人教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力求在“互聯網+”時代走出一條教育信息化應用創新之路,推動學生智慧學習、智慧成長。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會計專業;智慧課堂
1智慧課堂的含義
何為智慧課堂,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倡導的是開發學生智慧,著力實現傳統知識傳授向綜合素質培養轉變的教學理念,是對知識灌輸型教學理念的創新。以教學信息化角度而言,智慧課堂體現的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向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轉變,強調教學環境智能創建,是對傳統課堂機械式教學模式的變革??傮w而言,智慧課堂是通過智能化信息化的教學平臺和工具開發學生的智力,兩個層面相輔相成,互為表里。
2會計專業實施智慧課堂的必要性
2.1提升高職會計專業課堂效率
目前,高職院校已經為會計類專業課程安排了盡可能多的學時,可是對于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等核心課而言,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使理論知識傳授過程有效有趣,實訓和練習環節充分合理是目前的教學難點。從日常教學中發現,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自覺性差,課后指導和復習缺乏系統性,專業核心知識掌握度不高。而智慧課堂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等限制,充分利用當前各種信息技術資源,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師生互動有效精彩,展現出生動、具體、形象的教學場面,實現了學生自主、泛在、個性化學習。
2.2助力高職會計專業分層教學
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等因素分層分類教學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但現實中打破班級界限、重劃行政班級,并為此制訂新課標和授課計劃,實行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卻阻礙重重。原因在于高職院校生源復雜,有超過本科線的高中考生,也有參加技能高考的中職生源。分層教學的目的是避免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難提高,出現“一刀切”等現象。如何制定合理的劃分標準,確保水平能力相當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實現教學同步還存在一定難度,而且相同水平學生對于教師、教學、考證、就業的需求又不盡相同。有些學生追求學以致用,畢業后獲得畢業證順利就業;有的學生想要進入本科會計專業繼續學習;有的學生想要學習相關會計考證的知識,取得有含金量的會計類證書,目前的分層分類教學尚無法滿足如此個性多樣的需求。智慧課堂是教學信息和學生知識實時匹配和更新的過程,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學習需求,進行知識有機銜接和組織,從而更好地掌握會計學科的知識和理論,使課題教學內容能夠更加多樣化、思維個體化、交叉化和綜合化。
2.3提高高職會計專業課堂趣味
如果說90后學生是互聯網的原住民,那么00后學生就是移動時代的寵兒,面臨著網絡的各種誘惑與沖擊。會計專業類課程大部分為理論性講解、會計分錄記憶,趣味性低,學生集中注意力較難。傳統的大單元、大粒度的課堂實錄式視頻教學資源,錄制簡單,冗長乏味,在碎片化移動互聯網時代無法滿足學生的“注意力模式”,特別是在泛在式學習環境下,學生對個人定制教學的需求更為迫切。智慧課堂學習場景生動、教學設備先進和課程資源豐富,可以引導學生在情境化、移動化、感知化的學習活動中靈巧、高效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一個合作、創新的理想環境。
3會計專業智慧課堂教學設計
“教”與“學”的融合和統一在智慧課堂中得到了有效實現。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基于智慧課堂信息技術平臺,增進師生互動和協作交流,對智慧課堂的實用教學流程結構設計,應把“教”與“學”作為一個統一的系統整體來考慮,主要分為以下4個方面:
3.1課前學習分析與評估
在雨課堂、超星學習通、藍墨云班課、課堂派等移動端智慧學習工具上,教師通過平臺向學生推送微課視頻、學習課件、預習測試題等預習內容,并在平臺上完成學生考勤記錄、成績查詢統計和作業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行為數據,是教師進行課前教學診斷、個體學習決策、形成性評價、精準資料推送和和自適應學習服務的有效依據。一方面,教師可以精準掌握學生學情信息;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完成教師推送到平臺上的預習任務,參加測試并提交,還可以通過平臺記錄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頭腦風暴、分組討論等形式進行深入學習。
3.2課后適需學習服務
對于學生多樣化的需求而言,智慧課堂提供的個性化適需服務深度契合了學生的需求。通過挖掘與分析智慧課堂平臺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行為數據,全面客觀地完成每個學生的學習偏好、學習進度、優勢與不足的個體畫像,在此基礎上向學生精準推送符合其需求的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自我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同時,在現有便捷的信息技術支持下,智慧課堂能夠讓學生舒適地沉浸智慧環境中,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發展需求有選擇地開展自主學習。
3.3構建無縫學習環境
O2O全稱為OnlinetoOffline,意思是從線上到線下。在智慧教育中,行為能力和創造潛能培養最終要回歸到智慧課堂中充分實現,包括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也都必須應用于實踐,接受實踐的考驗。因此,智慧課堂功能要得到完整體現還必須借助O2O理念,構建無縫學習環境。如此一來,學生通過線上的信息平臺中享受多樣化、自主化的學習服務,接受知識的傳授并內化,在線下的實體課堂里,通過教學面授,完成知識外顯與遷移,引入財務共享VS實時會計、會計工廠VS云會計、會計內核變革、三維會計逐步實現、網絡會計監管新模式等最新會計領域知識理論,共同促使學生智慧能力發展。
4會計專業智慧課堂教學實施
智能手機的普及與互聯網的使用,各類以移動端為載體的學習工具在課堂中普遍應用,豐富了智慧教學形態。移動端智慧學習平臺大量出現,有效補充與完善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課堂考勤、作業批改、過程考核、成績統計分析等多個教學環節。
4.1移動端學習工具的智慧功能
“以智慧職教云課堂應用于財務管理課”為例,教師可以創建財務管理課程并生成邀請碼,學生通過掃碼安裝云課堂手機客戶端,自動進班成功。教師在手機端直接瀏覽學生姓名、學號、班級、聯系方式等多種基本信息,還可以按需將學生進行分組。班級創建完成后教師可以在云課堂平臺上學習資料、公告、布置作業、設置考試等信息,以便學生在課前完成教學準備和任務要求。同時,云課堂對接教育部一百多個國家級教學資源庫,教師可以引用各種高質量課程資源為教學所用,也可以自行上傳課程課件、視頻、習題等,學生通過手機端瀏覽學習。云課堂在作業、時間設定、作業、即時批注、多形式打分、成績統計等也體現出智慧特征。
4.2移動端學習工具的智慧互動
移動端學習工具互動功能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知識探索學習理念,突破傳統課堂互動的形式和空間限制。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在云課堂上進入頭腦風暴版塊,提前發起課程相關知識點討論,學生在課前即可了解課程的重難點。線上話題討論給了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與平臺,幫助學生自然主動融入課堂教學。同時,教師也能在課前掌握學生對于課程知識點的認知程度和討論重點,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傳統課堂中的學生通常缺乏主動性,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等各因素都使課堂互動難以充分實現。財務管理課程作為理實一體課程,利用云課堂移動端中的互動功能不僅可以在課上開展搶答、舉手、投票等多種互動形式,豐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度與課堂活躍度,還可以即時進行評分,改變被動式學習方式,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
4.3移動端學習工具的智慧監督
移動端學習工具的監督功能主要體現在日??记凇⒄n堂測試與成績考核等方面的智慧特點。課堂考勤對學生課堂紀律具有約束作用,利用云課堂考勤可充分實現智慧平臺的監督功能。近年來,會計專業招生勢頭良好,各年級班級較多,財務管理課程等核心課程通常都是大班上課,如果使用傳統點名方式必定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在云課堂通過一鍵簽到、手勢簽到等基于信息技術的簽到方式完全適應00后學生的學習習慣。云課堂可以有效實時發起問卷、投票、考試等監督互動的智慧功能,整個課程的考核內容及結果有據可查、完整記錄,并能以數據的方式導出。云課堂的智慧監督有效節約了教師的日常教學管理時間,而且對于學生而言,使用移動端學習工具增加了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
5結語
摘 要:智慧教育作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將不再是技術工具在教育教學中的簡單輔助應用,而要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真正深入課堂教學中去?!敖台D學―評一致性”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一種有效探索,其實踐層面的開展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信息化教W、學習和評價環境。通過探究“教―學―評一致性”在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開展現狀和對其進行問題分析,結合智慧教育理念分析與運用,形成真正適合于學校實施的基于智慧教育的“教―學―評一致性”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智慧教育;教―學―評一致性;智慧校園;智慧評價
一、引言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研究的永恒主題。教師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設計與實施,學生在課程和教師的引領下如何進行有效學習,是廣大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研究與實踐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敖台D學―評一致性”作為有效教學的一個基本原理,越來越受到理論與實踐研究者的關注。它既反映了課程思維的本質要求,也是教師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的集中體現。進入21世紀,教育信息化在云計算、大數據、無線網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即智慧教育。傳統的數字教育是把技術作為工具與教育教學進行應用融合,而智慧教育是用技術營造環境與教育教學進行全面的融合創新。因此,如何在智慧教育環境下開展“教―學―評一致性”的有效教學研究,如何將我們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課程與教學同智慧教育環境進行深度融合創新是值得我們研究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智慧教育與智慧校園
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已有20年時間,把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作為國家戰略實施已有十余年時間。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發展到某一階段的新境界,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高端形態,旨在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泛在網絡等新一代智能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創造具有感知、適配、關愛、公平、和諧特征的教育生態環境,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實踐能力的卓越型智慧型人才。楊現民教授等人將智慧教育環境分為兩類,分別包括支持學校教育的智慧校園和支持終身教育的學習型智慧城區。本文探討的智慧教育及智慧教育環境指的是支持學校教育的智慧校園及相關環境建設。
智慧教育在學校的實施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智慧校園環境建設。智慧校園作為智慧教育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有物聯網與環境感知、移動互聯與移動應用、基于云平臺的教育資源整合與組織、社交網絡與學習協作、大數據與數據挖掘、智慧課堂與未來教室六大技術載體,每種技術載體又有不同的智能技術工具支持,如云平臺下的同步備課、網絡評估、知識圖譜分析,智慧教室下的學生學習行為過程記錄、實時交互評價等?;谝陨戏治?,智慧校園在應用層面上主要有以下四類功能:
1.教學者視角的智慧教學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的滲透作用已不僅僅局限于某一種教學方式的改變或者某一教學內容的數字化展現,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促使人們思考新技術形勢下如何將在數字時代成長起來的數字土著們與我們傳統的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進行全面深度的融合創新。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智慧教學下,教師不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在共同的智慧教育云平臺支持下的教師―教師共同體、教師―學生共同體和學生―學生共同體中的一員。在共同體下,教師可以通過檢測、討論、問卷和查閱學習記錄對學生進行預評估,充分了解學情,也可以與共同體內其他教師實現同步教研和同步備課,改“游擊戰”“獨立作戰”為“協同作戰”。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通過大數據收集與分析,實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進度。課后教師通過實時檢測和課堂學習記錄,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進而制定下節課的教學策略和進度。
2.學習者視角的智慧學習
智慧教育主張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創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學習時空環境,旨在促進學習者的智慧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對學習和生活環境的適應、塑造和選擇,以最終實現對人類的共善(對個人、他人、社會的助益)。智慧教育下的智慧學習將真正實現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泛在學習,并最終促進學習者智慧的提升。
祝智庭教授認為,實施智慧學習的智慧學習環境應該具有記錄學習歷史數據、感知學習情景、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診斷、學習建議和學習服務、擁有隨時隨地的學習機會、智慧性學習活動設計、豐富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等特征。基于此,本文認為,智慧學習將不再僅僅依靠教師的記錄、評價和反饋來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因為所有的學習記錄和學習資源都是開放的,教師作為輔導者的身份也不再局限于課堂上的講授和答疑解惑,所以學習者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和根據學習記錄(如課堂錄像中的自我表現、教師筆記、學生筆記、課堂實時評價結果等)的自我學習,還可以與同伴和教師進行交流。
3.“師―生”共同體下的智慧評價
沒有評價就沒有反饋,沒有反饋就沒有教與學的提高和進步。評價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一把尺子,沒有依據目標進行評價的教與學是盲目的。智慧教育下的智慧評價將不再是簡單的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而是“師―生”共同體下的評價,評價工具更加多樣,評價的維度更加全面。以一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通過智慧教育云平臺學生進行預評估,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經歷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個性化地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和交流討論;課堂中可以結合大數據收集、電子書包、網絡學習平臺等收集學生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實時評價與反饋,學生通過教師的反饋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學習情況和目前在班級中所處的水平,進而對學習狀態和學習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課后,教師可以通過測驗、論壇交流、教學錄像回放等手段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并為下節課學習做相應的調整和準備。
總之,智慧教育下的智慧評價將真正實現從單一走向全面,從結果走向過程,是依靠大數據挖掘和分析的新型評價方式。
課堂教學中,對學科知識的分析與準備和對學生學情的分析與掌握是教師課前備課的核心工作。智慧教育下,基于智慧教育資源與服務云平臺,利用同步備課、集體備課、網上教研、電子教材、精準導學等,教師對學科知識的分析與準備由獨立“作戰”轉為協同“作戰”,課前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分享以及精準合適的教學資源不僅保證了基于目標的教學設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新教師在教學經驗和專業能力上的不足,本身也促進了新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樣,智慧教育下,基于智慧教育資源與服務平臺,利用網上作業、學習行為分析、知識圖譜、學習成績記錄等,教師可以全面準確地分析學情,進而把握教學重難點,實現課堂上的有的放矢。
教師可以通過網上平臺向學生推送預習通知,具體應該包括課程內容預習建議、學習目標以及學案,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將會學什么,將會達到什么程度,將會怎么學。學生通過平臺預習,并可以與同學或者教師進行課前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反饋情況也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
2.課中:基于智慧教室的精準教學和高效學習
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中,課堂上對學生和教師行為信息及時地觀察、記錄、分析和反饋是確保教學和學習始終圍繞目標進行的重要措施。智慧教育下,以智慧教室為依托,利用電子書包、云錄播、答題器,交互式電子白板等,對學生學習行為信息及時進行記錄和分析反饋,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對教學做出調整,確保課堂的高效與目標的達成,學生也可以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與反饋看到自己的學習情況,如課堂測試成績、教師建議等,以此對自己的課堂學習進度和方式等做出適當調整。總之,智慧教室下,教師和學生對自己行為的及時調整全部是基于數據分析的精確調整,不再僅僅依靠于教師豐富的經驗和個別指導。
3.課后:基于智慧教育資源與服務平臺的多元評價
傳統教學中,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很難做到全方位的基于數據的評價,主要原因在于課堂證據不容易獲得與分析。智慧教育下,基于云錄播下對課堂的實施記錄和分析,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全方位評價,如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以及主動與被動可以分析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通過學生的課堂實時測驗成績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度等。教師運用視頻分析技術也可以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科學判斷,為自身的專業成長提供科學依據,而不僅僅是再依靠于反思和經驗。
五、總結
智慧教育作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態,不再是技術的簡單應用,而是智慧環境的全方位創設,也是對“教―學―評一致性”中的教學、學習、評價全方位的支持與變革。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認識到,智慧教育下“教―學―評一致性”的研究,不僅僅需要智慧環境創設下智慧教學、智慧學習和智慧評價的實施,更需要廣大一線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改變教學觀、學習觀和評價觀,這才是“教―學―評一致性”能夠真正實施的根本所在,也是智慧教育的智慧性之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崔允t,夏雪梅.“教―學―評一致性”:意義與含義[J].中小學管理,2013(1):4-6.
[2]黃榮懷.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從環境、模式到體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6):3-11.
[3]楊現民,余勝泉.智慧教育體系架構和關鍵技術支撐[J].中國電化教育,2015(1):77-84.
[4]胡欽太,鄭凱,林南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轉型:從“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J].中國電化教育,2014(1):35-39.
[5]祝智庭,R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電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用智慧重構課堂
當“智慧”和“云”成為時展的重要標簽,智慧教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很多“新一代”技g裝備卻漸漸偏離了課堂教學的本質,一些看似“高大上、功能全”的產品,卻因配置繁瑣、故障頻繁、管理困難、脫離教育主體的功能設計,實際卻并不好用。
針對以上問題,銳捷網絡帶著十余年來對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對用戶訴求的精準挖掘,推出智慧云課堂,重新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字化學習環境。銳捷智慧云課堂方案包括由智慧學習終端RG-SmartRain100、智慧手寫組件RG-RainPen、智慧一體化桌椅RG-RainDesk組成的硬件環境,以及教學互動軟件RG-ClassManager Air(覆蓋教室教師端、學生端和辦公室Web端)組成。
一體化智能架構
讓課桌與終端合二為一
在硬件架構上,智慧學習終端RG-SmartRain100、智慧手寫組件RG-RainPen完全嵌入一體化桌椅中,實現了硬件的完美融合。整套設備采用了一鍵升降設計,教師可以統一控制,5 秒即可開啟教學環境。與此同時,學生不僅可以通過智慧終端觀看教師展示,還可通過智慧手寫組件在普通紙張上實現真實書寫,并在0.2毫秒內傳輸到智慧學習終端中,真正做到不改變學生書寫習慣。值得一提的是,銳捷智慧云課堂方案采用PoE供電,低于人體安全電壓,利用桌腿底部過線,徹底解決終端網絡連接不穩和反復充電的問題,實現極簡管理。此外,銳捷智慧云課堂采用了全球領先的“凈藍”護眼專利技術,有效過濾藍光,保護學生視力。
創新教學體驗
教學互動軟件一看就會用
為了實現“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智慧教育建設目標,除了高科技的硬件產品,銳捷智慧云課堂還配備了“一看就會用”的教學互動軟件RG-ClassManager Air,集備課、分組教學、隨堂測試、翻轉課堂、學情分析、學生激勵于一體,實現“教”與“學”的雙重革命。
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它通過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應用(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數字化校園的資源共享、管理智能、服務系統,以及其便捷、迅速、準確、儲存量大等特點,為學校的精細化建設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它能使學校管理中的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流程化、程序問題信息化,便捷、準確地為學校、教師、學生服務。下面筆者就我校在精細化管理形態下的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談幾點體會。
一、統籌學校管理,打造內容豐富的數字校園
我校在建設數字校園的過程中,依據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堅持頂層設計、統籌規劃、需求導向、逐步推進的原則,以解決學校管理與課堂教學中各種關鍵問題與難點問題為著力點,打造流暢、快捷、有效的數字校園。為了提高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性和各個系統交流的便捷、協調,我們建立了功能如圖1所示的學校數字化平臺,溝通了各個部門的聯系,組成了一個暢通的數字化系統。除了利用數字平臺進行有效的精細化管理以外,我們還利用它構建民主、平等、互動的智慧課堂。數字化平臺網絡連接的廣闊性,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足的資料,開闊了他們的學習視野,他們在學習中既可以互動,又可以通過查找資料自行解決問題,提高自主選擇、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也能及時、精準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情況,及時幫助學生形成適應網絡時代的學習方式。
二、重構管理過程,落實精細管理的辦學理念
改進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是學校管理的永恒主題。關于利用數字校園實施精細化管理,我們首先對學校的管理過程信息化進行了重構,對關鍵部門的工作或工作環節如何程序化進行了分析,及時發現在傳統管理模式下不易察覺的流程缺陷,將不可測量的變成可以測量的,將不能量化的變成可以量化的,保證學校工作運行的順暢、有序,實現高效管理。
我校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包括網站管理、流程管理、協同辦公管理、學校綜合管理、學校資源管理等模塊。網站管理中,我們以處室為單位進行分類,相關責任人通過網站及時各個部門的工作計劃、實施過程、工作成效等信息,同時每位教師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各個處室,了解學校各個部門管理工作的情況及有關數據,保證各項工作的公平、透明。對課題管理、文件收發、國旗下講話、家長會發言稿、主題教研、主題班會等常規工作,我們同樣實行數字化流程管理,由申報、審批、實施、驗收等環節構成,使學校平時比較復雜需各個部門協調的工作通過數字化平臺加以簡化,提高工作效率。協同辦公管理模塊主要涉及教師個人事務的處理,比如使用多功能室、請假、調課、外出研修、報損維修等申請都在網上進行,簡便快捷。
三、引進智慧教室,構建以學定教的精細化課堂
智慧教室是當下人們為了追求教學的多元性而建構的數字教室,它基于互聯網技術集智慧教學、環境智慧調節、實時監控及測評于一體,是推進未來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有效組成部分。
在傳統的課堂中,我們經常看到回答教師問題的總是那么幾個活躍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判斷學生掌握所學內容的情況也只是靠“大約”“可能”“也許”的估計,教學效果的反饋只能通過課后作業與考試來進行。這樣的反饋是滯后的,而且給學生和教師增加了不少負擔。此外,對于課堂上出現的許多問題,由于受條件的限制,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只能采取事后補救的方法加以改進。這樣,在課堂上實現平等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讓教師動態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就成為課堂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們引進臺北某公司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由互動電子白板(如圖2)連接投影機和電腦,整合成具有觸控功能的大型互動板,加上能讓教室里每位學生及時反饋的反饋系統IRS(如圖3),以及數字展臺(如圖4)、電子書包和Hi-Teach軟件系統(如圖5)組成。
課堂上每位學生都配置了一個反饋裝置,學生可以根據教師設計的檢測題,通過遙控器按鈕,把自己選擇的結果反饋給老師。教師可以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情況下精準地了解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策略;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課后也能精準地給予單獨輔導。通過平臺,教師還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歸因分析,如是認知問題、能力問題還是粗心問題等。在教學中,應用這套技術設備使得教學更加精細、有效、形象。
最近幾年,隨著云技術的發展,教育也更加“云化”,“智慧教育”的概念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老師們在課堂上也不僅僅只有黑板和粉P可以利用了,更多的互聯網設備、人工智能設備進入到了課堂之中,使得現在的教育更加豐富多彩,也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
近日,銳捷網絡在京舉辦新品會,正式推出深耕用戶場景、直擊教學應用痛點的“智慧云課堂”。該產品將學生課桌和智慧學習終端有機結合,配合豐富的教學互動管理軟件,將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場景深度融合,以“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為目標,打造面向未來的全新教學課堂。
用智慧重構課堂
“智慧”和“云”已成為時展的重要標簽,智慧教育成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很多新一代技術裝備卻漸漸偏離了課堂教學的本質,一些看似“高大上、功能全”的產品,卻因配置繁瑣、故障頻繁、管理困難、脫離教育主體的功能設計,并不好用。
針對以上問題,銳捷網絡帶著十余年來對教育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對用戶訴求的精準挖掘,推出智慧云課堂,重新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字化學習環境。銳捷智慧云課堂方案包括由智慧學習終端RG-SmartRain100、智慧手寫組件RG-RainPen、智慧一體化桌椅RG-RainDesk組成的硬件環境,以及教學互動軟件RG-ClassManager Air(包含教室教師端、學生端和辦公室Web端)組成。
在硬件架構上,智慧學習終端RG-SmartRain100、智慧手寫組件RG-RainPen完全嵌入一體化桌椅中,實現了與硬件的完美融合。整套設備采用一鍵升降設計,教師可以統一控制,5 秒即可開啟教學環境。與此同時,學生不僅可以通過智慧終端觀看教師展示,還可通過智慧手寫組件在普通紙張上實現真實書寫,并在0.2毫秒內傳輸到智慧學習終端中,做到不改變學生書寫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銳捷智慧云課堂方案采用PoE供電,低于人體安全電壓,利用桌腿底部過線,徹底解決終端網絡連接不穩和反復充電的問題,實現極簡管理。此外,銳捷智慧云課堂采用了全球領先的“凈藍”護眼專利技術,有效過濾藍光,保護學生視力。
創新的教學體驗
為了實現“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智慧教育建設目標,除了高科技的硬件產品,銳捷智慧云課堂還配備了“一看就會用”的教學互動軟件RG-ClassManagerAir,集備課、分組教學、隨堂測試、翻轉課堂、學情分析、學生激勵于一體,實現“教”與“學”的雙重革命。
一、高中語文閱讀課堂需要智慧追問
現在提倡的課堂是教師組織與引導下學生發揮主動性的學習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提升的生本課堂。但是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需要老師的引導。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的設計中就要思考哪些問題學生在解決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會出現哪些偏差。如在《雷雨》中魯侍萍的性格分析中,我們就教材上的一處魯侍萍的表現提出這樣的問題:周樸園把一張五千塊錢的支票給魯侍萍,魯侍萍為什么卻慢慢撕碎支票呢?分析人物性格要通過人物在具體事件中的言行舉止、表情神態等方面進行分析。如果學生沒有從魯侍萍的遭遇和前文的情節等方面思考,就可能得出魯侍萍意氣用事的結論。不管學生的理解出現什么樣的偏差,都是他們的個性解讀,我們老師首先要予以肯定。老師為了引導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的分析,就需要追問――周樸園為什么給魯侍萍五千元的支票?這樣的問題,學生們都能大致理解出:是封口費,是收買的錢,是周樸園用商人的思維來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再分析魯侍萍的性格特點,學生多會得出“撕支票”表現侍萍的自尊,對周樸園的失望、憎恨,乃至與命運不公的抗爭等結論。
可見,我們語文閱讀課堂需要高質量的、有效的提問激發學生閱讀思考的興趣,更要環環相扣、逐步加深,通過追問推進學生跨過淺層閱讀,進入深層閱讀思考與探究中;訓練思維,提高分析的準確性和深刻性,獲得有效的文本閱讀與分析能力。
二、高中語文課堂智慧追問的生成
追問是將有難度的問題降級,調整學生思維的方向,更是學生互動深入開展的手段。那么,怎么有效地實施智慧追問呢?
(一)精心預設思考生成,重視智慧引導
我們聽名師上課總會感覺到課堂學習氛圍濃厚,重難點解決是水到渠成的。其實,上好一節優質課的關鍵在于以生為本,要以學生學習狀況為基礎。如在史鐵生散文《我與地壇》教學中,通過文中三處景物描寫特點及作用來把握作者的情感與人生觀的變化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樣的重難點解決要課前謀劃,預設如何生成。一位年輕教師開設《我與地壇》公開課,他在第二處,即文中第五段的景物描寫時,提出問題:請大家快速閱讀本處景物描寫,分析一下分別描寫了哪些對象,是怎樣描寫的?前一個問題難度不大,一般學生都能概括出來;后一個問題是描寫方法的分析,難度較大,回答的學生只能從文中找一些重點詞,答的不夠精準。該老師可能課前沒有意識到學生會不知道如何分析描法,結果課堂出現了冷場現象。這就表明教學預設不足,對高一學生而言,他們缺少景物描寫的分析技巧,這個知識點是需要老師進行補充的。可將景物描寫方法和技巧講解之后,追問如“停”這個字用的比較好,好在什么地方?這段描寫中用了哪些手法讓小動物形象生動的呢?如此,學生還能找到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知道分析描寫及效果,獲得描寫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傾聽反饋追問引領,凸顯智慧剖析